古代汉语四册全(王力版)笔记绪论(一)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1、本课程的性质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工具课、语言课。(1)基础课是相对于专业课而言,是指该专业中最基本的部分,亦即该专业的核心课程。(2)工具课是相对于理论课等而言。所谓工具课,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开设的课程。“工必善某事,必先利其器。”器是工具,利其器的目的是善其事。古代汉语作为一门工具课,其目的是为了培育学生阅读中国古书的能力。(3)语言课是相对于文学课而言。汉语言文学作为一个专业,主要分为汉语言与汉文学两大模块。2、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育和训练学生阅读用古汉语写成的古文的能力和讲授中学文言作品(主要是语言方面)的能力。以上阅读和讲授两个能力,在师范院校与综合大学中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以培育和训练讲授文言作品能力为主,后者以培育阅读文学作品能力为主,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偏废。从 2001 年秋季起,中学语文教材又再次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教材文言文的份量更重,特别是高中,篇目几占一半,因此,作为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古代汉语这门课程的学习自然也向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以外,作为语文工作者,他们还要大致了解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继承和进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育他们语文法律规范化的能力,如关于古代破读字的读音问题,异形词的法律规范问题等,都需要借助古代汉语知识求得解决。(二)古代汉语的含义和课程学习重点1、古代汉语的含义汉语的进展有不同的阶段。以往对汉语的进展一般采纳两分法,即古代和现代。现代指五四运动后,古代与现代相对而言,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时间跨度较长。从先秦西汉一直到五四前,其间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都称古代汉语。因为古代的口语现在已无从听到,我们可以接触到的只是古代的书面语,汉语的古代书面语大致有两个系统;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及后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即文言;二是六朝后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近年来有人对汉语采纳了三分法,即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这里的三分法,古代汉语大约相当于文言,近代汉语大致相当于古白话。2、本课程学习的重点因为一者文言与现代汉语差别较大,二者我国古代的文献大多是用文言写的,因此,本课程学习的重点是文言文。(三)如何学好古代汉语学习一门语言,一般要求做到四会:听、说、读、写。但古代汉语只留下书面语,无法听、说,又因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