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周作人与圣经文学思考

周作人与圣经文学思考_第1页
1/32
周作人与圣经文学思考_第2页
2/32
周作人与圣经文学思考_第3页
3/32
周作人与圣经文学思考 五四”文学革命是一场废除古文,建立白话文学的革新运动,视其发生背景,实在是所来有自,势在必定。传统文学进展到清末已是烂熟而但,穷途求变,文言文不仅成了文学制造的镣铐,也阻碍了以开通民智为目的的普及教育。此时兴起的“国语运动”形成了广阔的官话区域,成为后来文学革命提倡“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基础;此时开始的西方文学作品的大量译介,成为后来文学革命强烈的催化剂,其中,《圣经》“官话和合译本”为新文学提供了一个借鉴的样本.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以显著的位置刊载了周作人的《圣书与中国文学》,最早从文学方面来论述这部基督教经典,又从他的一系列文章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对《圣经》文学和基督教的一些观点。 一、《圣经》与中国现代文学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这一点,周作人讨论《圣经》的动因出自文学,而不是宗教信仰。他在《《希腊拟曲》序》中回忆说,他从一九 O 八年起学习古希腊语,目的是想翻译《新约》,’至少是《四福音书》.但他解释说,“我那时也不是基督教徒。”最早接触《圣经》是一九 O 一年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期间,他受到前辈胡诗庐先生的指点,“很看重《圣书》是好文学”,有时到三一书院去旁听《路加福音》讲义.同时,又受到杨仁山先生影响,读了一些佛教经典,特别是《楞严》和《维摩洁》,相比之下,对当时《圣经》会所出的“文理”文言译本不满意,就开始为翻译《圣经》作准备,他:想将四福音书重译一遍,不但改正钦定本的错处,还要使文章古雅,可以和佛经杭衡”。直到后来看到《圣经》“官话和合译本”,觉得翻译得实在很好,虽然译本的目的是出于宗教方面的原因,但因着“慎重诚实的译法”,保存了原作中的很多文学趣味,在文学上有很大的价值。周作人认为,《圣经》与中国新文学有一种特别重要的关系,这是因为有了中国语译本的缘故.在欧洲,《圣经》的翻译对文艺起到的是极为深广的促进作用,如英国的微克列夫译本和德国的路德译本,助成了本国国语的统一与进展。而在中国,《圣经》“官话和合译本”在文学革命之前完成.也给中国新文学带来了希望。因为,文学革命其实是一个破坏与建立的过程,破坏之后的建立却是艰难而漫长的,特别是一种理想的语言的建立,须经过长期的讨论与实验。《圣经》对新文学语言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借鉴的范本,给中国语及文学的改造带来帮助和便利。周作人在《圣书与中国文学》中是这样说的:“有人主张‘文学的国语’,或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周作人与圣经文学思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