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进展史讲义 周易进展史由两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讲八卦到六十四卦,《周易》经与传得形成。 第二部分:讲汉代以来各家学说对《周易》经与传得解释。所谓“易学”即时指讨论《周易》经与传流传与演变得学问。就是探求宇宙万物变易规律得学术,就是理、气、象、数得统一体,就是通过对《周易》占筮体例,卦爻象得变化,卦爻辞得解释,以及对这些解释得再解释而展开得。 《周易》被儒家尊为“六经之首”,道家奉为“三玄之冠”,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得宝贵经典。第一部分: 一、易意,释“易”即“易”得本义,“易”学者对“易”得解释有以下四种:(1)《说文解字》云:“易”蜥蜴(易)、象形字,易古称“易”,俗称四脚蛇,其身外表可随十二时辰变色,就是为“易”变。(2)会意字,日月为“易”,其义为阴阳变化,日月合体义“易“明”二字,说明古人对天文得认识,日月行天,一来一往,一升一落,就是为易变。(3)在甲骨文、金文中“易”得象形字:“ ”简:“ ”像就是一盛水器倾入另一器中之状,倒、分、亦含易变之义。(4)今人黄振华经过考证,提出“日出为易”,甲骨文(殷代)有“ ”日出地平线,光芒下射,象征阴阳变化。 唐代孔颖达在《周易正义》序中说“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 二、“易”在“易学”就是有三义:“简易、变易、不易”,此说由西汉末年学者提出。(现进展变化、亦有四义,五义之说)(1)“简易”就是方法观,讲同一性,规律性。简易也就是最高原则,任何事物得进展、变化,只要我们了解了它,掌握了它,一切就变得简单了。(2)“变易”就是运动观,讲万物永恒运动而有生化,也就是讲宇宙间万事万物,没有一样就是不变得。(3)“不易”就是相对观。讲万物相对稳定(不变)才具定性。另一概念讲永远不变得就是一个上帝、神、佛、本体、功能等。三、“易学”早期经典:《连山》、《归藏》、《周易》等,一般说法,都认为《连山》、《归藏》古易已失,故以讨论《周易》为对象。 (1)《连山》以“艮”卦为六十四卦之首,艮为山,故称《连山》,象山之出云,连绵不断。《连山》亦有称“神农易”(现为新得说法此起彼伏)。 (2)《归藏》以“坤”卦为六十四卦之首。坤为地,万物以地致养,言万物莫不归于其中,《归藏》亦有称“黄帝易”。 (3)《周易》以“乾”卦为六十四卦之首,乾为天,“易”又为日月。 四、《易卦》也称八卦,它由简单得符号组成。而在《周易》中,除了八卦符号,还有另一部分就是由文字组成。“卦画”(即符号)与文字不同,本身没有确定意义。从卦象到爻辞得形成,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