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计划方案为贯彻落实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和相关文件精神,扎 实推动全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行动,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 展改革印发的《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结合实际,特制定 本方案。一、指导思想立足新进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进展理念,构建新发 展格局,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动,坚持生态优先、节 约优先、保护优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 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以城乡建设绿色低碳 进展为引领,推动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加快转变城乡建设 方式,促进全城乡建设高质量进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 需要,确保如期实现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目标。二、主要目标到 2025 年,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进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不断完善, 建设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碳减排扎实推 进,城市整体性、系统性、生长性增强,城乡进展质量和资源环境承 载能力明显提升。到 2030 年,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进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基本 建立,城乡建设方式基本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大量建设、大量消耗、 大量排放”基本扭转;建筑用能结构和方式更加优化,可再生能源应 用更加充分;绿色低碳运行初步实现。到 2060 年,城乡建设方式全面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系统性变革 全面实现,美好人居环境全面建成,城乡碳排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全面实现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幸福。三、重点工作(一)优化城乡建设绿色低碳空间布局1.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开展绿色低碳城市、森林城市、“无废城 市”、园林城市建设。推动组团式进展,组团内平均人密度原则上 不超过 1万人/平方公里,个别地段最高不超过 1.5 万人/平方公里。 新城新区合理控制职住比例,促进就业岗位和居住空间均衡融合布局。 完善城市生态系统,系统修复湿地等水体以及山体、废弃地,加强生 态廊道、景观廊道、通风廊道、滨水空间和城市绿道统筹布局,留足 城市河湖生态空间和防洪排涝空间,组团间的生态廊道应贯穿连续, 力争到 2025 年,县城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合理布局城市快速干线交通、生活性集散交通和绿色慢行交通设施, 主城区道路网密度应大于 8 公里/平方公里,实施城市公交优先战略, 推广应用绿色化、清洁化交通工具。加快构建步行和自行车等慢行网 络体系。新建住宅建筑高度不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