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基础教育要关注社会责任

基础教育要关注社会责任_第1页
1/11
基础教育要关注社会责任_第2页
2/11
基础教育要关注社会责任_第3页
3/11
基础教育要关注社会责任 基础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处于基石的地位,直接关系着现代化建设的成败。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基础教育实践只一味注重书本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社会责任的培育,教育活动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国外一些国家在这方面则做得比较好。最近笔者在杂志上看到一则故事:一位中国学者到瑞士访问,他在等汽车时,一位瑞士小男孩走过来,递给他一个小玩具,并告诉他这是用废旧物品做的,不知好不好。这位学者见到小男孩对生活如此仔细,立即给予欣赏,夸奖他了不起!小男孩说:“你喜爱就 10 美元卖给你。”学者嫌贵,男孩又说:“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华民族文明、大度,特别是具有尊老爱幼的美德。这个玩具卖给你,你也肯定同意的。”于是学者就掏钱买下了那个玩具,同时也买下了瑞士的教育秘籍——从小就注重培育学生社会人的意识。 我认为基础教育中的社会责任,依赖于基础教育工作者能否做到以下三点: 一、基础教育要从以猎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进展 教育的责任首要的是其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指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的相应责任、履行的各种义务。基础教育是一种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使少年儿童具备生存和进展的基本素养、基本技能的教育。常听一些老老师感叹:成绩好的学生将来未必有出息,许多成绩并不太好的学生反倒取得了较高的成就。是那些“好学生”自身的问题;还是我们的某个教育环节出了问题?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支配;广阔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好差的惟一标准;以猎取知识为惟一目标,极少关注教学对人的进展的作用;国家的教育目的虽强调人的全面进展,其中也包括了学生社会责任方面的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随意性很大,有的甚至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新课程标准虽强调培育学生的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但对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应具备的社会责任的培育也显不足。前文所提到的学者回国后,在某个学校做了一个实验,让学生为一批商品定价;并说明理由。除了两位学生外,全校学生的答案都不合理,而那两位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是中等水平,原因是他们的父母都是成功的商人,他们的知识都来源于家庭的熏陶。因此,基础教育要从以猎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进展,这是教育的责任,教育的社会责任。 二、基础教育内容要联系生活实际,具有时代特征 长期以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基础教育要关注社会责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