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评价制度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防止“大处方”等过度医疗行为,促进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做到因病施治,合理用药,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一、评价内容1、处方评价的形式:对处方格式、书写法律规范的评价和对处方用药合理性的评价。2、处方用药合理性的评价依据:各种文献资料及药品说明书,如遇到文献资料与药品说明书不符,以药品说明书为准。二、评价标准根据《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处方开具中凡存在下列问题之一者,为不合格处方。(一)处方格式1、前记中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室和床位号,临床诊断(暂不能下诊断时为写上初步印象),开具处方日期等栏目有缺项。麻醉的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除以上栏目外,缺少必须的患者身份证件编号和代办人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件编号;2、正 文 无 Rp 或 R 标 示 , 麻 醉 药 品 、 精 神 药 品 处 方 正文无病情及诊断;3、后记中“医师签名及审核、调配、核对、发药的药师双人签名”等栏目有缺项;4、处方用纸颜色不符合要求(急诊处方、普通处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的印刷用纸应分别为淡黄色、白色、淡红色、淡红色、白色,并在处方右上角以文字标注)。(二)处方书写法律规范:1、开具处方时使用了规定外的红笔、铅笔和易褪色的笔;2、处方书写字迹难以辨认,或修改处缺签名及未注明修改日期;3、处方药品名称用不法律规范的中文或英文书写或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或用代号。4、药品剂型、规格、用法、用量书写欠准确、法律规范或不清楚,如使用“遵医嘱”、“自用”、“备用”等模糊不清字句;5、年龄未写实足年龄,婴幼儿未写日、月龄;6、需进行皮试的处方上未注明;7、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未分开开具;8、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未另起一行;9、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未按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饮片调剂与煎煮的特别要求未注明在处方所列药品之右上方,及加括号,如布包、先煎、后下等;对中药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别要求的,未在药名之前写明;10、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未划斜线,以示处方完毕;11、处方医师的签名式 样与在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不相一致或任意改动而未重新登记留样备案;(三)处方用药合理性:1、药品的适应征与临床主要诊断明显不符合;2、单张处方超过五种药品或针对性不强的“大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