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如何游戏化教学反思1.来源于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是大班幼儿最喜爱的游戏,我们创编了许多源自传统体育游戏的数学游戏。如"和时间赛跑',该游戏是由体育游戏"丢手帕'改编的,目标是帮助幼儿掌握昨天、今日、明天和一个星期中天天的顺序等时间概念。玩法是每位幼儿都佩戴了星期挂牌,〔老师〕以击鼓传花的方式发令,当鼓停时花传到谁手中谁就说:"我的昨天(或今日、明天)快快跑',此时佩戴的星期挂牌正好是"昨天'(或今日、明天)的幼儿,就得逃跑,以免被发口令者抓住。又如我们将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改编为同名的数学游戏,其目的是帮助幼儿掌握 10 以内数的组成。玩法是每位幼儿分别戴上 1~9 的数字胸饰,每次玩时,老狼先说出一个数,如 10,游戏中当老狼说"10 点钟,天黑了',那么小羊就得去找与自己的数字合起来是 10 的朋友,找对了朋友就可以避开狼的抓捕,找错或没找到就要被狼抓。 2.来源于益智游戏 我们创编的许多数学游戏是来自益智类游戏,如改编于同名纸牌游戏的数学游戏"抽乌龟',其目的是帮助幼儿掌握 10 以内数的组成,玩法是取出一副牌中所有 1 到 9 的纸牌和大王,均分给两个玩者。两个玩者先商定一个数,如 10,玩者先将自己手中合起来是 10 的两张牌拿出来放在一旁,然后开始轮换抽对方的一张牌,假如抽到的牌能和自己手中的一张牌组成 10,就把这两张牌放到一旁,谁先没牌就是赢家。又如数学游戏"碰碰乐',它是在拼图游戏的基础上创编的,其目的是帮助幼儿了解图形组合的规律。玩法是两个玩者各持有假设干块小三角形,一人发出一次指令:碰一碰,碰一碰,两个三角碰一碰,你碰我,我碰你,碰完以后变成型(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谁先用手中的三角形拼成指令要求的图形,就把用过的三角形放置一旁,谁的三角形先没了谁就赢。 3.借壳巧用――游戏前制订规则 对来源于传统游戏的数学游戏,合计到幼儿十分熟悉前者的游戏规则,可以采纳借壳巧用的方法,即套用原来游戏的规则,并依据数学游戏的内容对原有规则进行修改。如数学游戏"和时间赛跑'的规则,就是套用和组合了传统游戏"击鼓传花'和"丢手绢'的游戏规则,游戏开始部分的规则是用鼓声来制约传花时间,游戏基本部分的规则是鼓声停止时手上有花者为发令者(原有规则是持花者是表演者),同时又是追者,而挂有相匹配星期牌的人为逃者(原有规则是投放手帕者)。 4.对症下药――游戏中深化规则 制订的数学游戏规则可能有不完善之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