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冒顶的安全技术管理(一)复合顶板推垮型胃顶的预防复合顶板是由下软上硬不同岩性的岩层组成,软硬岩层间夹有煤线或薄层软弱岩层(如,泥岩、碳质页岩等),下部软岩的厚度一般大于0.5m,面且不大于 3.0m复合顶板推垮型冒顶是由于支架的初撑力及刚度不够时,软岩层发生离层又由于原生及采动裂隙所切割,因此在顶板软岩层中形成一个裂开的六面体当六面体倾斜下方产生冒顶,或工作面按伪仰斜布置时,六面体滑向倾斜下方或滑向采空区,即产生向倾斜下方或向采空区的推力此时假如围岩对六面体的摩擦阻力小于六面体滑向下方或采空区的推力,采场支架抵抗不住侧向推力,因面就失稳倾倒发生推垮型冒顶。复合顶板推垮型冒顶的主要防治措施包括:(1)摸清顶板情况,确切掌握复合顶的岩性、岩层分布、厚度结构及有无软弱夹层等,以便实行针对性的控制措施。(2)提高支柱的初撑力及刚度,尽可能使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金属接顶梁。根据《生产矿井质量标准化标准》规定,架设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80mm 的支柱初力大于 60kN,100mm 的支柱初撑力大于 90kN。擦式金属支柱必须要使用 5t 液压升柱器升柱底板松软时,支柱要穿“铁鞋”,控制钻底量<100mm 液压支架初撑力不低于规定规定值的 80%(3)凡是有伪顶或顶板破裂的工作面,初采时不得推采开切眼的另一帮煤柱,或提前摘隙贴帮支柱。(4)工作面应布置成伪俯斜方向推动,使垂直工作面方向的向下倾角达 4~6 井尽可能避开仰斜开采。(5)巷道掘进时,应尽量避开挑复合顶掘进,对漏顶或空顶要及时充填严实。(6)避开工作面布置成与上、下顺槽小于 45°的锐角相交。(7)初次放顶期间,应适当加强控顶距,一般采纳 5~6 排成 5~7 排控顶以便增设木垛及戗棚特别支架。第一次放顶以回两排柱、够开切眼宽度为宜。采高较大时,应适当降低采高,使软岩冒落高度超过采高,但最低采高以不小于 1.4m 为宜,初次放顶完成后,再恢复正常控顶距和采高(8)条件许可时,在工作面关键地点,或沿工作面倾斜方向布置锚杆锚固复合顶。或者在初次放顶期间采纳“整体支架”,如用联柱器把每排支柱从工作面上端至下端连接起来,以增加其整体稳定性。(二)坚硬顶板压垮型顶的预防当煤层顶板是整体厚层硬岩层,如砂岩砾岩、砂砾岩等,其分层厚度大于 5.0~6.0m 时,它们冒落前悬顶面积大(从几十、几百,甚至达几千平方米),冒落块度大(从 1~10m 长,甚至 10~20m 长),范围大(沿工作面几十米,甚至大半个工作面切顶冒落)。这样大面积的顶板在极短时间内冒落下来,不仅会产生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