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育小学二年级数学思维开放问题,多方探究 在教学中。〔老师〕要十分注意激起同学激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使他们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索。有一道题目是:在 1,3,5,6,9 这一串数中,哪一个数与众不同?我提问同学后,一名同学站起来说:"6 与众不同,因为这五个数中只有 6 不是奇数。假如把 6 换成 7 就有规律了。'我很满意这名同学的回答,于是补充说:"回答得很好,把 6 换成 7 后。这一串数就成了连续的奇数。而且每一个都比它前面的一个多2。这就是你们将来到中学要学习的等差数列。' 此时,教室里活跃起来了,有同学站起来说:"老师,这一串数中,3,5,6,9 都大于最小的质数 2;而 1 却小于 2,所以说 1与众不同。'又有同学说:"我发现,3 与众不同,因为 3 是它前后两个相邻数的平均数。而其他的数都没有这个规律。'"1 与众不同,因为 l 是奇数,而且是最小的奇数。'"6 和其他的数不同,因为这五个数中,只有 6 才是 2 的倍数。'"这五个数中。能写成三个连续整数之积、和的只有 6,这也能说明 6 和其余的数不同。' 思路转化,联想思维 联想思维是一种表现想象力的思维,是发散思维的显著标志。联想思维的过程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通过宽阔思维的训练,同学的思维可达到一定广度。而通过联想思维的训练,同学的思维可达到一定深度。例如有些题目。从表达的事情上看,不是工程问题,但题目特点确与工程问题相同。 因此可用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去分析、解答。让同学进行多种解题思路的讨论时,有的解法必须要同学用数学转化思想。才能使解题思路简捷,既达到一题多解的效果。又训练了思路转化的思想。"转化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应用题解题中,用转化方法,迁移深化,由此及彼,有利于同学联想思维的训练。 2 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培育同学的思维 利用同学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好奇心是思维的源泉,制造的动力,也是同学的天性。因此好奇,同学才勇于揭开事物的神奇面纱,去发现学习和革新,这种欲望是孩子制造性心理品质之一,但随着年龄增长,好奇程度呈递减趋势,而一个成才的人,就应该坚持一颗好奇的心,老师要对同学的好奇心加以爱护和培育。 例如:进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一节教学时,首先让每个同学都用纸片剪好一个三角形,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并标好,然后让同学报出一个三角形任意两个内角的度数,老师就能回答出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