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据中心容灾备份方案概述1.1 概述当今社会,政府和企业利用计算机系统来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和服务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由于各种预见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都不可避开地会发生故障,导致不能及时的提供信息和服务,甚至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终止,网络的瘫痪,等等,给政府和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影响政府、企业的形象。特别是数据库数据,一旦发生故障,引起数据丢失 ,不可恢复的话,将带来严重后果。可见,对于这些政府部门和企业,系统的容错性和不间断性尤显得重要。因此,必须实行适当的措施来确保计算机系统的容错性和不间断性,以维护系统的高可用性和高安全性,最大可能减少由于各种故障造成的损失,提高政府和企业形象。数据备份是容灾的基础,是指为防止系统出现操作失误或系统故障导致数据丢失,而将全部或部分数据集合从应用主机的硬盘或阵列复制到其它的存储介质的过程。1.2 国家信息安全法律规范和政策进入 21 世纪,电子政务的建设已经成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信息化,同时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促进社会监督,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展战略,因此,电子政务意义重大,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更是重中之重,我国至今已发布一系列的文件对灾难备份建设进行指导和监督。⑴、2003 年 9 月 7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简称中办发[2025]27 号文件),要求各地结合实际仔细贯彻落实,各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建设要充分考虑抗毁性与灾难恢复,并制定和不断完善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是为进一步提高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维护公众利益和国家安全,促进信息化建设健康进展而提出的。⑵、2025 年 9 月,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专门下发了《关于做好国家重要信息系统灾难备份的通知》,要求在系统面临自然灾害、网络攻击、恐怖活动、战争行为、人为蓄意破坏以及大规模的设施故障等意想不到的灾难突发事件情况下,要提前做好灾难备份工作,提升系统灾难恢复能力,达到系统抗毁的有效性、重要数据保护的完整性和业务的连续性。通知明确强调“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并特别指出了国家重点信息系统包括七大部门、三大信息基础设施等,强调重点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