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与家庭、社区合作工作总结宁江区实验中学近年来,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并逐步完善,学校本身及周边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提出,要求学校应更多地面对社会、面对家长。而现行的学校制度所产生的体制性越位、错位和缺位已经成为中小学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依附走向自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主要障碍。突出表现在学校办学中与家庭、社会环境互动不够,由此导致学校管理中缺少家庭、社会支持系统。根据现代学校教育的要求,学校要努力将社区和家庭纳入到学校教育管理的框架之中,建立学校、社区和家庭教育的有效互动机制。一、初步构建了合作教育的指导思想我校与家庭、社区共同建立一个教育伙伴关系,积极介入学生家庭和社区,通过开展一系列学习活动,扭转不良的家庭和社区文化。1、筹建学习组织,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我校积举办校园读书节,成立“教科研中心组”,启动老师进展论坛,组建学生文学社团,通过常常举办报告会、学术沟通研讨和教师进展论坛,在学校中形成浓厚的读书、学习氛围,使我校成为学习型学校,并借此发挥辐射作用,让学生家长、社区居民从中感受书香校园的学习氛围,最终带动书香家庭、学习型社区的建立。同时我们还注重科教结合,专群结合,不断提高广阔老师的素养与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与社区合作讨论,利用社区传统资源开展培养 学 生 实 践 能 力 的 讨 论 。 我 校 作 为 社 区 教 育 的 基 地 之 一 , 积 极 参 加 了社区环境污染及保护工作。2、发挥学校功能,提升家庭教育的能力。家庭教育伴随孩子到成年,潜移默化,直接影响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成效。因此,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一定要取得家庭的密切配合。家庭教育配合得好,就能使学校教育在家庭中得到强化和巩固,假如配合不好,就会大大削弱或抵消学校教育的作用,使学校教育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教育的职能作用。家庭教育由于受家长的文化素养、思想素养以及所形成的教养、所掌握的教育理论、教育方法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家庭的家庭教育并不得法,或者说并不成功。学校教育应对家庭教育进行系统的指导,着重加强对家长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的培训,从而增强家庭教育的自觉性和科学性,使家庭教育得以科学而有效的实施,才能对学校教育起到有力的配合作用。为此,我校成立了 “家长学校”,结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