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神经系统ppt课件目录contents•神经系统概述•神经元与突触•感觉神经系统•运动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研究方法与技术神经系统概述01CATALOGUE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其中大脑为神经系统最高级部分,脊髓为低级中枢,周围神经负责传递信息。组成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感知、整合和响应内外环境的变化,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并调控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功能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发育神经系统的发育始于胚胎期,经历神经元增殖、迁移、分化和突触形成等过程,最终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结构神经系统结构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具有接收、整合和传递信息的功能。神经胶质细胞则对神经元起支持、营养和保护作用。神经系统的发育与结构运动控制神经系统通过控制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实现机体的运动功能。同时,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本体感觉和反馈信息也会不断调整神经系统的活动。感知与行为神经系统通过感知内外环境的变化,将信息传递给大脑进行识别,进而引发相应的行为反应。学习与记忆大脑具有学习和记忆功能,通过不断接收和处理信息,形成长期记忆,影响个体的行为模式。情绪与动机神经系统与情绪、动机等心理活动密切相关,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和激素等物质的分泌,影响个体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动机。神经系统与行为的关系神经元与突触02CATALOGUE胞体树突轴突轴突末梢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01020304神经元的代谢中心,内有细胞核和细胞质。短而分支多的突起,负责接收信息。长而直径均匀的突起,负责传递信息。轴突的终末部分,与其他神经元或效应细胞形成突触连接。突触的传递过程与机制突触前膜轴突末梢的膜,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含有神经递质受体。突触间隙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狭窄间隙,宽约20-30nm。传递过程当动作电位到达轴突末梢时,引起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后膜电位变化。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与通讯化学性突触通过释放神经递质实现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与通讯,具有单向传递的特点。电突触通过直接传递电信号实现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与通讯,具有双向传递的特点。神经元网络大量神经元通过复杂的连接形成网络,实现信息的整合、加工和传递。感觉神经系统03CATALOGUE包括眼球及其附属结构,如眼睑、结膜、泪器等,主要功能是接收光刺激并转化为神经信号。眼包括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主要功能是接收触觉、温度觉和痛觉等刺激并转化为神经信号。皮肤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主要功能是接收声音刺激并转化为神经信号。耳包括外鼻、鼻腔和鼻旁窦,主要功能是接收气味刺激并转化为神经信号。鼻包括舌体、舌根和舌系带等,主要功能是接收味觉刺激并转化为神经信号。舌0201030405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感觉传导通路与机制•痛温觉传导通路:痛觉和温度觉的感受器位于皮肤和粘膜内,通过相应的传入神经纤维将冲动传至脊髓后角,再经脊髓丘脑束传至丘脑的腹后外侧核,最后投射到大脑皮质中央后回的上2/3和旁中央小叶后部。•触压觉传导通路:触压觉的感受器也位于皮肤和粘膜内,通过相应的传入神经纤维将冲动传至脊髓后角,再经脊髓丘脑前束传至丘脑的腹后外侧核,最后投射到大脑皮质中央后回的上2/3和旁中央小叶后部。•视觉传导通路:视觉信息通过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转化为神经信号,经视神经传至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最后投射到大脑皮质的枕叶视觉中枢。•听觉传导通路:听觉信息通过内耳中的耳蜗感受器转化为神经信号,经听神经传至蜗神经核、上橄榄核、外侧丘系、下丘核、内侧膝状体、听放射,最后投射到大脑皮质的颞叶听觉中枢。详细询问病史、全面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如CT、MRI等)。诊断方法针对病因治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治疗原则药物治疗(如营养神经药物、改善循环药物等)、物理治疗(如针灸、按摩等)、手术治疗(如神经修复或移植等)。常见治疗方法感觉障碍的诊断与治疗运动神经系统04CATALOGUE运动神经元01胞体位于脊髓灰质前角或脑干运动神经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