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实训基地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的融合”课题结题报告 2025/3/29 10:20:06|来源:| 点击次数:2549三明市农业学校子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一)符合中职教育进展和人才培育的需要中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中职教育的目的是培育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注重毕业生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培育,是中职办学的重要特色之一。而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是中职教育中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培育的必备条件, 也是中职教育办出特色, 实现中职人才培育目标的基础性建设。企业要求中职毕业生能零距离就业,即能“下的去用的上,留的住”。不少中职学生还不习惯于这种要求,在“2+1”培育模式中第三年企业顶岗实习期间,面对全新的与校园文化氛围差异很大的企业文化氛围,心理准备不足,不适应一线的工作岗位,学生角色不能立即转变为企业员工的角色,导致毕业与就业的磨合延长,不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目前中职学校在实习实训基地文化建设中创新意识不够,自我封闭,缺乏和企业文化的交融和对接。所以在以就业为导向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进展为时代特征的现实背景下,实习实训基地文化建设怎样适应就业的要求,如何与企业文化零距离对接,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IA51Rhl。0uMGoJU。(二)学校提升自身办学水平的需要中职学校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是指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配合理论教学而设置的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实训教学、保证学生掌握一定职业技能、培育职业素养的一系列要素的统一体。当前各职业学校之间、专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从表面上看是质量的竞争,而本质上其实也是文化的竞争。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作为中职学生学习技能的主阵地,必定也要成为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中职学校为了提升自身办学水平,加强实训教学的针对性,必须密切校企关系,需要企业提供支持,引入企业文化,在校内构建生产经营性实训基地或构建支撑工学结合人才培育模式的实训基地,根据职业标准和现代企业管理要求,营造培育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环境。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在思想上都重视了实训基地企业文化的融入,也进行了一些实践讨论,但很多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文化建设还仅仅停留在一种浅层次的管理、简单的宣传布置和最基本的设备布局上,没有对实习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作进一步思考,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和形成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这些问题都亟待我们去发现、讨论、实践和解决,以使校内实习实训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