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厨艺课校本课程计划(3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小学厨艺课校本课程计划一、学情分析 "民以食为天",一个社会的繁荣昌盛是以丰衣足食为前提的,我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精致绝伦,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因而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也变高;学生由于见多识广,因而对学校的课程安排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占了较大比例,他们作为家庭中的小皇帝,基本不做家务;有些学生由于传统原因,母亲在家几乎包揽了所有家务,在家也很少参加家务。由于没有生活实践与体验,出现诸如煮熟的鸡蛋不知剥皮吃;管麦子叫韭菜;不会洗衣做饭;不会待人接物等等问题。而对于我们农村地区的孩子,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就是留守儿童和单亲儿童居多,他们还欠缺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只能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缺乏关爱,假如能够学会烹饪,对于他们而言,起码解决了填饱肚子问题,利于养成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基于这些问题,我校提出了将烹饪校本课程纳入了学生的一个培育目标,特别把“会生活”作为一个特色目标来培育,目的就是要培育学生的生活能力,对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也正是这个目标,学校为学生设立了烹饪课作为校本特色课程,以期更全面落实“四会五能”的培育目标。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培育留守及单亲学生会生活、会欣赏和美化生活的能力。 2.通过教学,掌握科学烹饪、平衡膳食及营养的合理搭配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3.通过教学,掌握科学烹饪的基本技能,学会制作家乡特色菜、制作家常菜等。 4.通过教学,让学生们不但能制作出可口的饭菜,而且能做到色、香、味、意、形、养。 三、课时、教学形式和地点: 面对三至六年级部分学生开课;每周 1 节课;分为七个小组,每组平均 10 名同学,饮食文化欣赏课与烹饪操作课轮流进行,地点在生活体验乐园和教室。 四、教学内容:饮食文化欣赏课学习烹饪的基本技能,烹饪操作课学习制作家乡特色菜、制作家常菜。 五、学生评价方式: 每节课考勤,对学生作品品评打分,期末给于学生等级评定。 六、课程拓展和成果展示: 1、邀请部分家长和老师走进课堂; 2、学期末组织一次烹饪课图片展示; 3、与语文组老师携手举办一次烹饪课体验征文活动。 七.建议和期望: 1、建议学校将烹饪课教学活动花絮进行宣传,扩大课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