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利用直观教具,激发同学注意力 〔老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和要求,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把同学的感觉器官引向这些刺激物,加强同学对这些教学内容的注意。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抽象概念的掌握要从动作开始,让同学动手操作可以使丰富的信息源源不断刺激脑细胞,以控制同学情绪,使注意集中在学习活动中。如在让同学熟悉 10 以内数时,老师可以放手让同学自己操作学具熟悉数,可以让同学通过拨计数器珠子,发现数与数之间的联系;摆小棒学习数,摆学具圆片比较数的大小,按数取物感知数; 分学具红花学习数的组成,让同学在操作中感知数。在熟悉长方体正方体教学时,老师可让同学亲自动手摸一摸,看一看长方体、正方体的学具,使他们感知道长方体、正方体都有六个面,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大小一样,正方体每个面的大小都一样,让他们在操作中发现并解决问题。施行证实,让同学动手操作比单靠老师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因此,我们在低年级课堂教学时,要重视教具学具的直观作用,不要因做教具比较麻烦,更不能怕同学纪律乱,就不让同学进行操作学习。 调控课堂节奏,坚持同学注意力 课堂节奏有张有弛,是同学年龄特点和用脑卫生的要求。即使是中学高年级同学,也不可能整节课始终坚持紧张兴奋的状态,因此,老师在课堂上的活动节奏要法律规范明朗、主次分明,要避开单调枯燥或琐碎零乱。老师在讲授时要松紧适宜,内容要难易交替,安排要详略得当。 小同学注意的特点是有意注意逐渐进展,无意注意仍起主要作用,情绪易兴奋,注意力不稳定。因此,老师只有善于利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互相交替的特点,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生动整体,才能使同学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取得可喜的教学效果 2 数学课堂吸引同学注意力一 运用比方,促进注意 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运用比方能使抽象知识形象地、具体地印在同学的脑海里,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同学注意力,唤起同学兴趣,而且还可以引起同学联想、启迪同学思维。例如:江苏南通的曹平老师教学“平方分米〞后,要同学闭眼想一平方分米有多大。同学你一言我一语举出许多例子。一位同学说:“昨晚我没有好好做作业,爸爸非常生气,叭!叭!给我几个耳光。爸爸一巴掌的大小相当于一平方分米〞。曹老师补充一句:“我想你到死也忘不了平方分米的大小了〞。全班活跃起来了,同学的课堂氛围不仅轻松愉快,还牢牢地记住了所学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