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场地食堂主要管理制度(一)食品安全综合管理制度(1)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及国家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 规,确保提供的食品安全卫生。(2)依法亮证经营,不超许可范围经营,不超出供餐能力承接 聚餐活动。保证食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不擅自变 更加工布局及场所用途,新、改、扩建加工场所或变更许可内容,先 经过监管部门审查通过再进行。(3)成立食品安全管理小组,法人是本单位食品安全第一责任 人,配备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员。(4)食品安全管理员负责对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状 况实施内部检查管理,督促检查食品安全制度的落实情况,积极预防 和控制食品安全事件,严格落实监管部门的监管意见和整改要求,并 做好相关记录。(5)各岗位负责人、主管人员每天在部门内开展岗位自查,食 品安全管理员每天在操作加工时段进行一次以上食品安全检查,食品 安全管理小组每周进行 1 次食品安全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并提出限期改进意见,做好检查记录。(6)依法制定并落实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方案,关注社会食 品安全预警提示,积极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件。(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培训制度(1)食品经营人员必须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健康证明有效期一年。(2)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工 作,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3)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患有活 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 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食品的工作。(4)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每天应对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 询问或者检查(晨检),有发热、腹泻、皮肤伤或感染、咽部炎症 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人员,应立即离开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并将 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5)仔细制定培训计划,定期组织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参加食 品安全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培训以及操作技能培训,并建 立培训档案。(6)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包括临时工、实习生必须经过培训、考 试合格后方可上岗。(7)建立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培训 内容、考核结果记录归档,以备查验。(三)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制度(1)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要求。 不符合使用标准的食品添加剂不得使用。(2)购买食品添加剂必须索取生产许可证复印件和产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