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建筑中的珍珠——圣卡罗教堂(3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巴洛克建筑中的珍珠——圣卡罗教堂圣卡罗教堂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是由意大利杰出的建筑师波洛米尼(Francesco Borromini)于 1638 年设计建造的一座具有典型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建筑。巴洛克建筑巴洛克艺术产生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之后,集中体现在教堂建筑和城市景观的设计中,由于它打破均衡和非理性的特征,被人们称为“畸形的珍珠”。但巴洛克不仅给予空间装饰性,又具有灵活的解决空间问题的手法:它运用动态的空间元素、光影、几何学和透视法使建筑获得动势;它以夸张或炫丽的装饰为建筑增添戏剧性的色彩;它以综合性的手法融合多种艺术形式,并和建筑有机地结合成一整体。圣卡罗教堂圣卡罗教堂作为巴洛克建筑的代表作品,其独特的平面设计,流动的立面效果以及内部精细高雅的装饰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堪称是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1 选址与平面设计教堂位于一条街道的拐角处,用地十分紧张,并没有足够的空间去放入当时流行的拉丁十字行。 所以波洛米尼采纳了一种全新的手法,在横向轴的两端加入了两个等边三角形,在长轴的一端是主入口的门,另一端则是祭坛,而在横向轴的两端又放置了两个次祭坛。这是教堂整个基本平面的结构。在教堂的旁边是厢房,后部是花园和僧侣的宿舍。(图 1)设计师将教堂建立在两路直角交叉的一隅,因而教堂的正门面要与修院紧贴在一起,而修院的建筑则延续于直角之外。因此,从斜角看去,教堂的正门面外观和修院尽在视野之内(图 2)这样的平面设计既有效地利用了有限的建筑用地,并且很好的处理了建筑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教堂在保留其基本形制和功能的前提下,与周边的建筑与街道完美融合。2 富于流动的主立面在教堂主要立面的处理上具体在立面的处理上,设计师在教堂立面的中央一间凸出,左右两面凹进,均用曲线,形成一个波浪形的曲面(图 3),看似在流动而雕像与檐和柱的存在使得建筑的主立面的虚实关系也富于流动性。更由于建筑立面上有许多装饰及雕刻作品,这样加强了立面的阴影,使得建筑光影效果具有极强的流动图 3 圣卡罗教堂入口立面图 1 圣卡罗教堂平面图图 2 神卡罗教堂透视图性,使人置身于教堂之前感受到的并不是宗教的统治与威严,更多的则是一种宗教所能带给人的轻快与愉悦,使人无限向往。3 精致绝伦的装饰雕刻艺术与建筑艺术相结合是巴洛克建筑风格中十分重要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