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清潭实验小学三年主动进展规划常州市清潭实验小学三年主动进展规划( .1—— .12) 一、 学校进展背景分析1.学校基本情况常州市清潭实验小学的前身是分别始创于是 1982 年、 1983年的清潭小学和清潭二小两所新村配套学校。建校以来, 两校以学校管理法律规范、 老师治学严谨、 学生基础扎实、 办学质量突出均在清潭地区享有盛誉。 、 两所学校先后跻身于省级实验小学的行列。随着清潭社区的不断壮大, 入学儿童的不断增多, 两校原有的办学规模已不能满足本地区儿童入学的需求。依据钟楼区教育文体局的长远规划, 两校于 暑期进行了整合, 随着原清潭三小综合楼的竣工, 学校在 秋按低、 中、 高年段分设三个校区进行教育教学。当前, 学校共占地面积 21656 平方米, 建筑面积 17609 平方米, 专用教室 36 个。 三个校区共有 57 个教学班, 学生 2687 名, 在职老师 133 名, 五级梯队老师 34 名。基于学校”一体三翼”的特别办学模式, 为了能做好规模化办学的试点工程, 谋求更好更快地进展, 学校特制定新一轮三年进展规划, 作为学校未来走向的指南。2.学校进展优势分析( 1) 探究创新 推动管理模式基本转型探究分合型管理模式的构建: 以校区管理为主体, 以条线垂直管理为辅助; 以岗位责任管理为关键, 以级部综合管理为基础。管理体制的创新, 促进了学校管理效率的提高, 减少了各方面资源的浪费。民主型的管理更让老师们感觉到学校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 从而产生较大的责任感、 认同感和归属感, 促使老师以强烈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去对待工作, 使学校呈现出良好的进展态势。( 2) 法律规范管理 力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经过推行半日教学常规校区调研活动, 建立日巡制和月查制, 改革集体备课制度, 创优校本教研活动形式,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学生在省市区组织的各类竞赛中均获得较好成绩, 毕业班学生广受上一级学校好评。( 3) 课题讨论 促进广阔老师专业成长围绕校本教研课题《基于因素分析的学科有效教学改进策略的行动讨论》的讨论, 学校尝试了”课题带动课改, 科研带动教研”的思路, 以教科研基地领导小组统一部署阶段讨论任务, 以各校区学科组为责任载体, 以合作共营讨论组为讨论主体, 轮流承办校区间的公开研讨, 组织跨校区甚至跨学科的典型课例示范研讨, 由此浓厚了讨论氛围, 各课题组成员在共营中获得了进展与成长。同时学校抓住竞赛契机, 激发青年老师潜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