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小知识«3-6 岁儿童学习与进展指南》中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 能进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怎样在幼儿时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下面和家长朋友们一起学习一些 幼儿常见的心理健康小知识,共同陪伴幼儿欢乐成长!一、影响幼儿心理健康主要因素1. 动机小朋友在活动中不断产生需要和满足需要,但间或也有受挫的时候。 所以,孩子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处理机动冲突的简单技巧,以协调 机动需要与现实的反差,保持平衡的心态。2. 自我意识小朋友的自我意识虽不成熟、不稳定,但对其人格进展和行为适应影 响很大。孩子通常是通过成人的评价和态度,通过与同伴的比较,通过在游戏 与交往中的成败来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行为与情绪。自我意识不强的幼儿,对挫折、冲突缺乏预测性和处理技巧,往往造 成任性执拗、攻击性行为、退缩行为等情绪和行为障碍。所以,应该加强 自我意识的培育,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3. 情绪焦虑、恐惧的情绪对小朋友心理健康起消极作用。焦虑使孩子怀疑自 己的能力,夸大自己的失败,常处于紧张与不安之中。恐惧会使孩子产生剧烈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过度的焦虑严重损害孩子 的心理健康。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1. 不要过分关怀孩子过分关怀孩子,容易使孩子过度以自我为中心,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 人。2. 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3. 不要牵强孩子做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成功慢慢培育起来的,不强迫他们做力所不及 的事。4. 不要对孩子太严厉或打骂这些做法易使孩子形成自卑、胆怯、躲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导致抵抗、 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5. 不要当众批判或嘲笑孩子这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6. 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家长对待孩子时,假如自己的情绪总是不稳定,喜怒无常,孩子会感 到无所适从,变得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1.日常生活教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的教育和行为指导而实施, 也可以结合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等不同方面的教育活动影响儿 童,还可以通过家园合作实施形成心理健康教育。2. 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指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精 心设计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3. 心理行为和教育指导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