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废水厌氧处理原理介绍

废水厌氧处理原理介绍_第1页
1/13
废水厌氧处理原理介绍_第2页
2/13
废水厌氧处理原理介绍_第3页
3/13
废水厌氧处理原理介绍(8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废水厌氧处理原理介绍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在早期又被称为厌氧消化、厌氧发酵;是指在厌氧条件下由多种(厌氧或兼性)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使有机物分解并产生 CH4 和 CO2 的过程。一、厌氧生物处理中的基本生物过程1、三阶段理论 厌氧微生物学的讨论表明,产甲烷菌是一类十分特别的古细菌(Archea),除了在分类学和其特别的学报结构外,其最主要的特点是:产甲烷细菌只能利用一些简单有机物作为基质,其中主要是一些简单的一碳物质如甲酸、甲醇、甲基胺类以及 H2/CO2 等,两 碳物质中只有乙酸,而不能利用其它含两碳或以上的脂肪酸和甲醇以外的醇类。 (1)水解、发酵阶段; (2)产氢产乙酸阶段:产氢产乙酸菌,将丙酸、丁酸等脂肪酸和乙醇等转化为乙酸、H2/CO2; (3) 产甲烷阶段:产甲烷菌利用乙酸和 H2、CO2 产生 CH4; 一般认为,在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约有 70%的 CH4 产自乙酸的分解,其余的则产自 H2和 CO2。2、四阶段理论: 实际上,是在上述三阶段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类细菌——同型产乙酸菌,其主要功能是可以将产氢产乙酸细菌产生的 H2/CO2 合成为乙酸。但讨论表明,实际上这一部分由 H2/CO2 合成而来的乙酸的量较少,只占厌氧体系中总乙酸量的 5%左右。 总体来说,“三阶段理论”、“四阶段理论”是目前公认的对厌氧生物处理过程较全面和较准确的描述。二、厌氧消化过程中的主要微生物主要介绍其中的发酵细菌(产酸细菌)、产氢产乙酸菌、产甲烷菌等。1、发酵细菌(产酸细菌):发酵产酸细菌的主要功能有两种:① 水解——在胞外酶的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成可溶性有机物;② 酸化——将可溶性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脂肪酸、醇类等; 主要的发酵产酸细菌:梭菌属、拟杆菌属、丁酸弧菌属、双岐杆菌属等;水解过程较缓慢,并受多种因素影响( pH 、 SRT 、有机物 种类等),有时会成为厌氧反应的限速步骤;产酸反应的速率较快 ; 大多数是厌氧菌,也有大量是兼性厌氧菌;可以按功能来分:纤维素分解菌、半纤维素分解菌、淀粉分解菌、蛋白质分解菌、脂肪分解菌等。2、产氢产乙酸菌: 产氢产乙酸细菌的主要功能是将各种高级脂肪酸和醇类氧化分解为乙酸和 H2;为产甲烷细菌提供合适的基质,在厌氧系统中常常与产甲烷细菌处于共生互营关系。主要的产氢产乙酸反应有: 注意:上述反应只有在乙酸浓度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废水厌氧处理原理介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