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二章)目录•宏观经济学概述•国民收入核算与衡量•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宏观经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问题01宏观经济学概述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经济行为、经济表现及其内在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定义宏观经济学主要关注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问题,如总供给与总需求、国民收入、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都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两者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经济学的完整体系。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现象是微观经济行为的综合表现。联系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的经济行为,而宏观经济学则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问题。此外,两者的研究方法、分析工具和关注焦点也有所不同。区别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实证分析方法规范分析方法计量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实际经济数据,揭示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运用数学、统计学等方法对经济数据进行量化处理,以揭示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并以此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通过对历史经济现象的研究,总结归纳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为现实经济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02国民收入核算与衡量以全面、系统、一致的方式记录和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各种经济活动的成果,为宏观经济分析和政策制定提供基础数据。国民账户体系(SNA)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等于所有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国民生产总值(GNP)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用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其他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家庭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NDI)国民收入核算体系03收入法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01生产法GDP=各部门的总产出-各部门的中间消耗。02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总结的方法GDP=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核算方法局限性不能反映经济增长对生态与环境变化的影响。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国民收入核算的局限性及补充指标不能反映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补充指标绿色GDP:在GDP的基础上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即扣除生态成本之后形成的真实国民财富。国民收入核算的局限性及补充指标幸福指数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即人们的幸福感的一种指数。人类发展指数(HDI)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从1990年开始发布的一个指数,用以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并依此将各国划分为:极高、高、中、低四组。国民收入核算的局限性及补充指标03失业与通货膨胀失业的类型根据失业的原因和性质,可以将失业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和自然失业等类型。失业的定义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人们在现行的工作条件和工资水平下,无法找到或保持一份工作的经济现象。失业的衡量衡量失业的主要指标是失业率,即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此外,还可以采用就业不足率、长期失业率等指标来全面反映失业情况。失业的定义、类型及衡量通货膨胀的定义01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货币购买力的下降。通货膨胀的类型02根据通货膨胀的成因和表现形式,可以将其分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输入型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等类型。通货膨胀的衡量03衡量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是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和GDP折算指数等。其中,CPI是衡量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的重要指标。通货膨胀的定义、类型及衡量菲利普斯曲线揭示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的负相关关系,即失业率下降时,通货膨胀率趋于上升;反之亦然。在短期内,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可能存在交替关系,政府可以通过采取扩张性或紧缩性政策来降低失业率或控制通货膨胀。但在长期内,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稳定的负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