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行业及主要上市公司竞争分析一、行业进展现状及市场容量 1、行业进展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展,人们对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更加注重便捷性、安全性以及节能环保。而信息技术的快速进展为建筑智能化提供了技术保障,因此智能建筑得到了快速进展。智能建筑应用了应用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图像显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和建筑艺术融合在一起,使建筑物在满足住户对于信息化需求的同时,变得更加舒适、便利和安全。 最初的建筑智能化技术主要应用于酒店及商务楼,其后逐渐拓展到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学校、体育馆,智能化应用领域呈现广泛化,并且智能化功能也趋向多元化。经过多年的进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具备一定规模实力的集设计、施工、维护于一体的建筑智能化系统供应商。 2、市场容量 建筑智能化的下游为建筑业及房地产行业,建筑智能化行业的进展与下游行业密切相关。过去十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从 2025 年的 3.46 万亿元上升到 2025 年的 17.67 万亿元,增长速度较快。“十二五”期间智能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在 30%左右。我国智能化楼宇建筑工程投资比重大致为:建筑土建工程 40%左右,机电安装工程 25%左右,装修装饰工程 30%左右,建筑智能化工程业务约占智能建筑总投资的 5%-10%。据此计算,2025 年建筑智能化的市场规模约为 2,650.70 亿元至 5,301.40 亿元。建筑智能化的市场需求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新建建筑的智能化应用;二是存量建筑的智能化改造。 建筑智能行业的市场空间宽阔,但是集中度较低,由于缺乏权威的统计数据,我们根据从事建筑智能业务的上市公司的规模进行推算,估计整个行业排名前十的企业收入规模平均在 7-8 亿元,它们合计的市场占有率仅为 1.6%左右。导致建筑智能行业集中度如此之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行业区域空间分布较广、业主非常分散;二是行业的技术壁垒较低,国内的公司主要都是从事工程服务,以系统集成业务为主,缺乏排他性的技术优势;三是行业整体的竞争状态还是以关系营销和成本竞争为主。在这个背景下,大公司的部分核心人员离职组建新公司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不断裂变之中导致竞争主体越来越多,市场集中度难以提升。目前国内建筑智能化市场参加厂商包括少数国际厂商和大量的本土企业。目前市场集中度很低,国内建筑智能化业务收入超过 1.3 亿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为 16.58%,今后市场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