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

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_第1页
1/15
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_第2页
2/15
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_第3页
3/15
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16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一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严寒和寒冷地区设置集中采暖的居住建筑及节能技术措施的节能效果检验。二 引用标准 JGJ 132-2001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三 仪器设备 建筑热工温度热流巡回检测仪四 检测条件 检测期间室内平均温度应保持基本稳定,热流计不得受阳光直射,围护结构被测区域的外表面宜避开雨雪侵袭和阳光直射,检测持续时间不应少于 96h。五 建筑物围护结构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六 试验步骤 1 测点位置的确定测量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时,测点位置不应靠近热桥,裂缝和有空气渗漏的部位,不应受加热、制冷装置和风扇的直接影响。 河 北 博 瑞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作业指导书第 1 页 共 4 页 第 A 版 第 0 次 修订主题: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 颁布日期:2025 年 12 月 01 日河 北 博 瑞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2 热流计和温度传感器的安装① 热流计应直接安装在被测围护结构的内表面上,且应与表面完全接触。② 温度传感器应在被测围护结构两侧表面安装。内表面温度传感器应靠近热流计安装,外表面温度传感器宜在与热流计相对应的的位置安装。温度传感器连同 0.1m 长引线应与被测表面紧密接触,传感器表面的辐射系数应与被测表面基本相同。3 记录数据检测期间,应逐时记录热流密度和内、外表面温度。可记录多次采样数据的平均值,采样间隔宜短于传感器最小时间常数的二分之一。七 数据处理 1 数据分析可采纳算术平均法采纳算术平均法进行数据分析时,应按下式计算围护结构的热阻,并符合下列规定。作业指导书第 2 页 共 4 页 第 A 版 第 0 次 修订主题: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颁布日期:2025 年 12 月 01 日河 北 博 瑞 建 工 技 术 有 限 公 司作业指导书第 3 页 共 4 页 第 A 版 第 0 次 修订主题: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颁布日期:2025 年 12 月 01 日式中: R——围护结构的热阻(m2·K/W);θIj——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第 j 次测量值;θEj——围护结构外表面温度的第 j 次测量值;qj——热流密度的第 j 次测量值;① 对于轻型围护结构(单位面积比热容小于 20KJ/(M2·K)),宜使用夜间采集的数据(日落后 1h 至日出)计算围护结构的热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