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归隐诗的常见典故

归隐诗的常见典故_第1页
1/6
归隐诗的常见典故_第2页
2/6
归隐诗的常见典故_第3页
3/6
归隐诗的常见典故(5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 归隐诗的常见典故1、 地点明归情 桃源——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他自己,也为与他一样的失意文人制造了一个虚幻的理想世界。李白的“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王维的“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杜甫在诗中说:“多垒满山谷,桃源何处求?”张旭问道:“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王之焕诗曰:“莫听声声去催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无不是在诉说着这样一种可以想见却无法达到的忧愁。 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唐杨炯《庭菊赋》:“凭南轩以长啸,坐东篱而盈把”,宋陆游《读吕舍人诗追次其韵》:“言归镜湖上,日日醉东篱 ”,以东篱言闲居之雅。 东山——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后指隐居。如李清照的“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 以隐居东山的谢安称比筵上的寿诞主人,可谓臻于至极了。唐李白《梁园吟》:“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王维的“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均以东山指隐居之人。 三径——王莽专权时,兖州刺史蒋诩辞官回乡,于院中辟三径,唯与求仲、羊仲来往。后多以三径指退隐家园。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就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此外如孟浩然的《秦中寄远上人》的"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范端臣有“万点苍山何处是,修竹吾庐三径”,以三径来表达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2、 人物显隐情 严光垂钓——严光少有高名,与刘秀同游学。刘秀即位后,严光乃隐名换姓,避至他乡。刘秀思其贤,便派人四处寻找,有人报告说有一披着羊裘在富春江边垂钓的就是严子陵。于是汉光武帝派太监去请严子陵,遭到断然拒绝。后世遂形成“羊裘垂钓”的典故。如柳永的“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以严陵指清幽之处,李清照也曾写过“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的诗句, 诗中对严子陵表示崇敬之情,对为名缰利索所羁的世人作了形象的刻画。 当然,对于严光垂钓亦有不少文人有自己的看法,认为他是沽名钓誉,有作秀之嫌。如苏轼的“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笑严光当年白白此终老,不曾真正领略到山水佳处。陆游的“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归隐诗的常见典故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