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糖尿病中药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的讨论进展 【关键词】 糖尿病; 中药; 作用机制 糖尿病现已成为与心脑血管、肿瘤相并列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 3 大病种之一,其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病情复杂、难根治等特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已取得较大的进展,特别是在抗糖尿病中药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方面。为此,笔者就此领域的讨论作一综述,旨在为本类药物的讨论和开发提供参考。 1 多糖类 降血糖的多糖类成分品种较多, 主要影响胰岛细胞的不同程度的修复,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黄芪多糖可以改善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的物质代谢,对其心肌超微结构有保护作用[1]。改善心肌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可能与增强心肌组织中 GLUT4 的表达有关[2]。另外,黄芪多糖可降低T2DM 大鼠血糖水平,其机制与提高大鼠肾组织中 IRS-1,InsR, PI3-K 水平,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信号传导有关[3]。牡丹皮多糖纯品-2b 能有效控制实验性高血糖,明显降低空腹血糖,改善糖耐量异常及血脂异常,提高肝细胞低亲和力胰岛素受体最大结合容量,使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增加。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胰岛素受体数目、改善受体环节的胰岛素抵抗有关[4,5]。麦冬多糖对葡萄糖、四氧嘧啶及肾上腺素所致的小鼠高血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机制可能为减少四氧嘧啶对胰岛 β 细胞损伤或改善损伤的 β 细胞功能[6]。灵芝多糖能改善正常和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糖耐量。可能是由于它能增加血浆胰岛素的浓度,增加周围组织对糖的利用,并通过强化参加肝脏糖代谢的各种关键酶的活性来提高肝脏对葡萄糖的利用[7,8]。另外,口服灵芝多糖可降低糖尿病大鼠的高血糖、升高胰岛素水平,可能是通过其对胰岛细胞的不同程度修复;促进大鼠体内的葡萄糖磷酸化[9]。细茎石斛多糖能显着降低盐酸肾上腺素、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增强其负荷糖耐量,但不影响正常小鼠的血糖水平。这表明该成分可能具有抑制肝糖原分解、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清除自由基、拮抗四氧嘧啶对胰岛 β 细胞的损伤或改善受损伤细胞的功能等作用[10]。三白草中的多糖经过药理实验证明,可使四氧嘧啶型糖尿病兔体内血糖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增强,丙二醇下降[11]。有讨论提示黄精多糖能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12];降低 HbAlc 水平;下调心、肾组织中 RAGEmRNA 表达。而且,黄精多糖尚能升高血浆胰岛素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