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制度1 生育第一胎子女可享受 180 天产假(其中含半年度休假时间),孩子 1 岁以内不安排值夜班,每天 1 小时喂奶时间。2 怀孕满 7 个月(满 28 周),不再参加值夜班。3 晚婚假、计划生育假等根据相关规定执行。4 因工作原因欠休时,补休应服从工作需要,不得安排连续补休或与休假合休,护士长应根据情况及时安排补休,欠休不得超过 3 天。 护理行政管理制度1 病房管理,病房通道要通畅、清洁,禁止堆放各种物品、仪器设备等,保证病人通行安全。认真落实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明确分工,团结协作。结合科室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2 安全管理,有专人负责,定期组织检查,发现安全事故隐患按程序及时报告,实行措施,及时改进。3 严格交接班制度、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按时巡视病房,认真观察病情变化,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护理记录。4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执行医嘱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病人安全。5 对危重、昏迷、瘫痪病人、老年及小儿应加强护理,必要时加床挡、约束带,以防走失、坠床,定时翻身,预防压疮的发生。6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由药房统一管理,遵医嘱用药,并保留空安瓶。7 病人贵重药品由专人保管,加锁,账务相符。8 内服药和外服药标签清楚,分别放置,以免贻误。9 抢救器材做到“四定”,定物品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维修、及时补充。抢救器材保持性能良好,做好应急准备,一般不外借,按时清点交接,严防损坏和丢失。10 做好安全防盗及消防工作,发现有可疑人员立即报告保卫科,定期检查消防器材的有效期,保持备用状态。11 对科室水、点、暖等加强管理,保证不漏电、漏水、漏气,发现有损坏及时报告设备科维修。抢救报告制度1 对于各科室进行的重大抢救活动及特别病例的抢救治疗应及时与医院有关部门及院领导报告,以便使医院能掌握情况,协调各方面的工作,更好地组织力量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治疗。2 需报告的重大抢救及特别病例1)涉及灾害事故、突发事件所致死亡 3 人及以上或同时死亡 6 人以上的抢救。2)知名人士、保健对象、外籍及境外人士的抢救。3)本院工作人员的住院及抢救。4)涉及有医疗纠纷或严重并发症患者的医疗及抢救。5)特别及危重病例的医疗及抢救。6)大型活动或其他特别情况中出现的抢救。3 应报告的内容1)灾害事故、突发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及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