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制依据 22.工程概况 23.施工部署 24.施工准备 24.1 技术准备 24.2 机具准备 34.3 材料准备 34.4 作业条件 35.主要施工方法 45.1 施工工艺 45.2 施工方法 46.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66.1 质量标准 66.2 质量保证措施 67.成品保护措施 78.安全环保措施 7② 材料的产品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试报告完成。③ 制定本分项工程的检查制度及质量标准。4.2 机具准备① 机械:砂浆搅拌机、双笼施工电梯。② 工具:瓦刀、筛子、水桶、灰槽、灰勺、刮杠、靠尺板、线坠、钢卷尺、方尺、托灰板、铁抹子、木抹子、八字靠尺、方尺、阴阳角抹子、捋角器、软水管、长毛刷、鸡腿刷、钢丝刷、扫帚、喷壶、小推车、灰斗、铁楸、小线、铁锤、钳子、钉子、拖线板等。4.3 材料准备① 水泥:采纳 425#普通矿渣水泥,水泥必须颜色一致、同一批号、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同一生产厂家的产品。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对强度、安定性进行检查。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进行复查试验,并按其结果使用。② 砂:采纳平均粒径的中砂,含泥量不大于 3%,在使用前应根据使用要求过筛,筛好后保持洁净。③ 石灰膏:现场设置灰膏池,采纳成品石灰膏。灰膏加工方法如下:用块状生石灰淋制,必须用孔经不大于 3mm x 3mm 的筛过滤,并贮存在沉淀池中。熟化时间,常温下一般不少于 15d;用于罩面灰时,不应少于 30d。使用时,石灰膏内不得含有未熟化的颗粒和其它杂质。④ 水:砂浆拌合用水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⑤ 进场的物资应安排专门的存放位置。各种材料分开堆放,水泥入库,水泥库需有良好的防潮设施,先进场的材料先用。4.4 作业条件① 主体结构必须经过相关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质量监理、设计单位)检验合格并已验收。② 抹灰前应检查门窗框安装位置是否正确,需埋设的接线盒、电箱、管线、管道套管是否固定牢固。连接处缝隙应用 1:3 水泥砂浆或 1:1:4 水泥混合砂浆分层嵌塞,将其填塞密实。③ 将混凝土过梁、梁垫、圈梁、框架柱、梁等表面凸出部分剔平,将蜂窝、麻面、露筋、疏松部分剔到实处,用胶粘性素水泥浆或界面剂涂刷表面。然后用 1:3 的水泥砂浆分层抹平。脚手眼和废弃的孔洞应堵严,窗台砖补齐,墙与楼板、梁底等交接处应用斜砖砌严补齐。④ 配电箱(柜)、消火栓(柜)以及卧在墙内的箱(柜)等背面露明部分应加钉钢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