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放水工程设计、措施的编制内容及审批制度1.探放水地区的积水范围、积水量和水压,并规定探水线。2.探放水地区的地质及水文地情况。3.探水巷道的布置、断面规程、支护形式、坡度和施工工序。4.说明探水钻的超前距。5.说明探水钻布置原则、个数、方向、倾角和孔径。6.提出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的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7.后附必备图纸,包括探放水工程平面图、相应的地质或水文平面图。8.各采掘工作面遇到有可能出水的情况时,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制订安全措施。采煤工作面应有先探后采设计,掘进工作面应有有掘必探设计。9.探水眼的布置应根据水头高低,煤层厚度和硬度以及安全措施等;必须在探放水设计中具体规定。10.探水眼的数量、角度、深度、位置应根据本工作地点的实际情况制定,编制在作业规程或措施中。11.由生产、安全、调度、总工程师、矿长、探放水队队长负责人统一对探放水措施进行审批。12.探放水措施一式三份,分别交档案室、调度、生产或探放水队保存。探放水工程设计、措施的编制内容及审批制度(二)1.必须贯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进,不探不进”的原则。2.探水工必须熟练掌握探放水设备的性能、结构、安全设施原理,做到会操作、会保养、会维修、会处理一般故障。3. 探水工上岗前,必须经上级主管行业部门专业培训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4.要配合地测部门定期对井下水情水害做出预测,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5.要做好探放水前的准备工作,和结束后总结分析。6.每月至少组织二次职工进行安全技能培训和工作总结分析,培训内容必须涉及水害防治基础知识、防治重点、避灾路线等内容,掌握本矿水害。7.建立职工培训档案,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分配,统一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