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进展规划纲要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进展规划纲要 前言 敦煌,著名的丝路明珠。“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东汉应劭解释为“敦,大也;煌,盛也”。元鼎六年(公元前 1 )设郡,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汇处,南枕气概雄伟的祁连山,西通资源丰富的中亚诸国,北靠广袤辽阔的蒙古高原,东接绵延千里的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锁钥”、枢纽城市和商贸重镇,是中国最早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史称“华戎所交一大都会”,在中西文化沟通史上具有突出地位。 敦煌,人类文化宝库。历史上的敦煌不但拥有人类最灿烂的文化,而且是人类四大文明和三大宗教的交汇点,佛教东传的通道和门户。敦煌同时拥有世界级文化遗产——莫高窟和世界级自然景观——鸣沙山·月牙泉。莫高窟是世界上两项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全部六项标准的文化遗存之一,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素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莫高窟保留了十个朝代,历经千年的洞窟 735 个,壁画 45000 多平方米,彩塑 2400 余身,这些壁画彩塑技艺精湛无双,被公认为“人类文明的曙光”、世界佛教艺术的宝库。敦煌学是全球最负盛名的国际显学。敦煌已成为享誉世界的知名品牌,被誉为“世界的敦煌”、“人类的敦煌”。 今日的敦煌迎来了千载难逢的进展机遇。 1 月 21 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批复甘肃省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整体推动文化大省建设,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唯一的国家级文化进展战略平台,敦煌因其文化资源优势和国际文化影响力成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突破口和示范点。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战略部署。建设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促进敦煌文化的现代复兴,打造现代文化产业集群,构建国家文化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成为敦煌的历史使命。 建设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与世界级的文化资源、品牌优势及辉煌的历史地位相比,现代敦煌的进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总量小,同时还肩负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责任;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开发起步较晚,产业形态、进展效益与资源禀赋还不相称;经济总量小,人口少,财政支撑较弱,城市水毁后建设期限较短,基础设施滞后,城市功能还不完善,全民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