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教学中如何评价学生1.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定量评价主要用于检测同学知识掌握程度,检测时采纳百分制或等级制的方式,要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同学,但不能依据分数排名次,只要求老师做好分析试卷,找出薄弱环节,并仔细讲评试卷,为同学补上缺漏的知识,定性评价主要指关于一些可测度不显然的因素,如:情感、态度等进行描述性的评价,定性描述可采纳评语的形式,更多的关注同学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同学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升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同学的进展。 2.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相结合 笔试是传统的书面答卷形式,出试卷时应注重提升命题的质量,试卷内容应体现综合学科的知识。命题尽量接近生活实际,设置一些开放性的,同学喜爱的试题,调动同学的积极性,考查同学综合利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口试主要是让同学口算、听算、依据条件编题、口述解题思路、讲解公式或法则的推导过程等,实际操作主要是让同学经过实物测量、画图、拼摆、教具的演示等方面的动手操作,然后写一些活动小结或小论文来反映他们掌握知识的状况,例如:一所学校五年级数学考试的试题为:任选一条街道的某一段,观察道路两侧还有多少树木尚未栽种?查阅资料,算一算一棵 10 年树木一年大约能汲取多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释放多少氧气?依据调查结果提出你的看法和建议,口试笔试及实际操作相结合,考查了同学听说读写的能力,把同学从课堂引向积极主动的参加,为同学提供了进展的空间、展示的平台。 3.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 在进行同学评价时,不应仅局限于老师对同学的评价,可以让同学开展自评与互评,例如:在成长记录袋中,每月最后〔制定〕一个"评价'栏,让同学自己进行评价、反思,并定下下月的进展目标,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可用互动式的评价,这样可以使同学全面的熟悉自己,欣赏自己的每次进步,也提供了纵向比较,评价的平台发挥了同学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其参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其潜能的发挥与制造能力的进展。 2 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革新学习情境、教学氛围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同学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与同学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学习是同学的一种内化的过程,同学获得知识,要靠思维沿着一定的方向进行活动,根据一定程序展开或收缩。老师对同学的思维导向主要通过提问来调控,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对同学具有制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