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进展规划“十四五”时期是推动高质量进展、加快由大到强的转型攻坚期。大力 培育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谋篇布局未来产业意义重大,既是推动制造业高 质量进展、提升我省战略位势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全面塑造进展新优势的有力支撑,更是建设现代化强省、应对全球变革与挑 战的重大战略抉择。根据《“十四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展规划》《省 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神,制定 本规划。一、立足新阶段,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展新蓝图(一)进展基础。2025 年以来,我省深化实施创新驱动进展战略,持续 优化产业进展环境,培育壮大了一批特色明显、进展潜力大的优质企业和产 业集群,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规模化、高端化、集聚化进展,量子信息、 氢能等未来产业也呈突破进展态势,成为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进展的重要引 擎。产业进展水平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 年均增速 10. 4% ,高于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 4. 2 个百分点;占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22. 4% ,较 2025 年提高 10.6 个百分点。初步 建成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制造基地,农机装备、航空轴承、诊断试剂、血液 制品、智能传感器等研发和产业化处于全国上游水平,在盾构、新能源客车、 光通信芯片、超硬材料、流感疫苗等领域技术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市场占有 率居全国首位,全省新兴产业呈现加快进展态势,初步形成错位进展、优势 互补的格局。创新驱动进展成效显著。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高 新技术企业数量翻两番以上,国家级创新平台数量达到 172 家,国家生物育 种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农机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国家 技术转移中心等落户我省,计算所分所、智能产业讨论院等一批高水平讨论 机构落地建设,一批创新成果和装备等重大工程上应用。2025 年全省讨论与 试验进展(R&D )经费支出超过 850 亿元,是 2025 年的两倍;每万人拥有 发明专利 4.5 件、技术合同成交金额 384.5 亿元,分别为 2025 年的 2. 3 倍 和 8.4 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60%以上。双创进展成效显著,高新区、洛 阳高新区等 7 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成绩突出,双创市场主体数量稳居中 部六省第一位。链式集群化优势逐步显现。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传感 器、智能装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