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和专业特点三、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四、监理工作流程五、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目标值及监控手段六、监理工作方法和措施七、巡视旁站部位和程序一、编制依据1. 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书、技术会议纪要和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单位对设计问题 的正式答复等;2. 施工合同、监理合同;3. 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4. 该项目工程施工监理规划;5. 经批准的《框架涵施工方案》6. 国家建设法律法规、行业的技术标准、施工法律规范、验收标准:1)《铁路建设工程监理法律规范》(TB10402-27)2)《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8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5);4)《铁路桥涵施工法律规范》(TB10203-22);5)《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法律规范》(TB10210-21);6)《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 1-23);7)《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 2-23);8)《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3);9)《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3);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5]160 号);1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GB 3077-99);二、工程概况和专业特点1. 工程概况新建宿州至淮安铁路施工监理 SHZH-1 标段,沿线经过地貌以黄淮、黄泛冲积平 原为主,期间分布少量垄岗。冲积平原区地形平坦、开阔,地势由西北东南缓倾,地 面高程一般 12~28m,相对高差 5~10m。沿线多为耕地、村舍,水网密布,阡陌纵横。 在灵璧、泗县零星分布着孤岛状残丘。全线路基均以填方通过,平均填土高度 5.0 米, 低路堤 1 处(填改良土处理)。2. 专业特点根据钻孔资料揭示,沿线地层主要以第四系全新统、上中更新统的黏性土和砂类 土为主,第四系沉积层厚度达 45〜150m,局部揭露第三系上新统、白垩系下统泥质 砂岩及青白系石灰岩、太古界片麻岩。该段范围内地层主要为人工填筑土、粉质黏土、黏土、粉土和粉砂。针对框架涵工程,主要在基坑底部承载力、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 防水工程、接缝工程等方面加强质量控制。三、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1)监理会同施工单位在涵洞开工前,对设计的涵位、孔径、涵长以及出入沟底 高程等,结合现场实际地形、地质情况,与设计文件进行核实。2)涵洞基础施工前,要准确复核基坑中心线、方向、高程。3)基坑尺寸应满足基础轮廓、边坡稳定、基坑排水和施工操作的需要,基底土质、 处理方法和承载力应符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