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与创新教育 新课程与创新教育关鸿羽主要内容:A 新课程B 创新精神培育C 学习习惯培育D 全方位指导学生学习 A 新课程 新课程的提出 国际背景 国内背景现实性、迫切性、必要性、重要性美国美国《2000 年教育战略》在课程方面提出:“美国学生在 4、 8、12 年级毕业时有能力在英语、数学、 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方面能应付挑战” .最近特别强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英国英国 1988 年颁布《教育改革法》,首次提出推行国家课程,制定程标准。1999 年英国颁布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强调四项进展目标:v 精神方面的进展:自我成长,进展自己的潜能,认识优缺点,具有实现目标的意志;v 道德方面的进展:明辨善恶,理解道德冲突,关怀他人,实行正确行动的意志;v 社会方面的进展:理解作为集体和社会一员自身的权利与责任,人际关系的能力为了共同的利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v 文化方面的进展:理解文化传统,具有理解和欣赏美的能力。日本v 日本每十年更新一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鼓舞学生参加社会和提高国际意识;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为学生掌握本质的基本内容和个性进展制造宜人的教育环境; 鼓舞每所学校办出特色和标新立异.韩国 韩国 1997 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强调实验、学习、讨论、自由活动、社会服务等亲身体验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以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入“区别性课程”, 从 1 年级到 10 年级,数学、英语、朝鲜语、科学和社会等五科设置分层课程; 11 年级到 12 年级,大量引入选修课程。新加坡20XX 年新加坡课程改革提出: 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成为勇于革新、善于猎取信息、富有制造精神的人,以适应 21 世纪的需要。文盲大国:世界文盲总数87500万,中国占到 10 分之 1 ,全国老百姓平均受教育水平为6·0 2 年,刚刚小学毕业。大学生比率低下:美国是我们的30倍!25岁以上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仅占2·1%v 教育面临的世界进展潮› 终身化、社会化、大众化、个性化、国际化、信息化……› 德国专家预测:普通教育的教学五大要素:跨学科性学、 联系实际学习、 自我控制学习、 借助媒体学习、 集体协作学习新课程的变化v 教学目标v 教学行为v 学习方式v 教与学评价v 课程内容态度v 观念要更新,v 态度要积极,v 步骤要稳妥。策略v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v 创新与继承相结合v 管理与讨论相结合 v 典型与普及相结合 重点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