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镇农村三资管理风险防控专题会上的讲话

在镇农村三资管理风险防控专题会上的讲话_第1页
1/6
在镇农村三资管理风险防控专题会上的讲话_第2页
2/6
在镇农村三资管理风险防控专题会上的讲话_第3页
3/6
在镇农村三资管理风险防控专题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利用周末时间召开全镇农村“三资”管理风险防控专题会,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决策部署,聚焦当前我镇“三资”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压实责任、强化举措,切实守好群众的“钱袋子”“家底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刚才,镇农经站通报了上半年全镇“三资”管理专项审计情况,指出了 12 个村存在的合同不规范、台账不健全、公示不到位等具体问题;纪委书记通报了2 起典型案例,涉及违规出租集体林地、挪用集体资金等问题,相关责任人已受到党纪政务处分。这些数据和案例,既是“警示钟”,也是“清醒剂”,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醒。下面,我结合近期调研和思考,讲三点意见。 一、要从政治高度、民生维度、发展角度,深刻把握“三资”管理的重要性农村“三资”是集体经济的“命根子”,是农民群众的“共有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和 收 益 分 配 制 度 , 保 障 农 民 财 产 权 益 ” 。 对 我 们 基 层 来说,“三资”管理绝不是简单的“记账、管钱、收地”,而是关乎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政治工程,是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工程。 第一,“三资”管理是检验基层政治生态的“试金石”。 农村集体“三资”归全体村民所有,其管理使用直接体现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从近年上级巡视巡察和镇纪委日常监督反馈的情况看,个别村存在“三资”底数不清、处置随意、监管缺位等问题,表面看是管理漏洞,本质上是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弱化、党员干部纪律意识淡化的表现。比如,去年县审计组发现*村 2018 年将 30 亩集体鱼塘以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承包给亲属,合同期限长达 20 年(违反《农村土地承包法》承包期不得超过 30 年且林地、鱼塘等特殊用地另有规定的要求),村支书当时认为“都是自己人,没必要走民主程序”,结果引发群众集体上访,不仅造成集体经济损失 20 余万元,更让群众对村干部失去信任。这说明,管不好“三资”,就会伤了民心、寒了民意,甚至动摇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 第二,“三资”管理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钱袋子”。 当前,我镇正处于推进“产业兴镇、生态美镇”的关键期,无论是发展特色农业、建设美丽乡村,还是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都需要资金支撑。但从实际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在镇农村三资管理风险防控专题会上的讲话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