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的工业设计1.1 概述我国机床业界普遍存在一种观点,认为机床的价值仅由其加工能力和效率决定。因此,机床制造商对其机床产品进展工业设计,往往模仿消费品制造业的作风,在机床产品机械设计工作完成后,再对设计方案进展局部修饰和外观美化。无可否认,美是工业设计的一局部,回忆工业革命时期的历史可以发现,机械产品的外观造型,曾经是英法两国进展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可以说当年机械产品的外观设计需求参加促成了工业设计专业的诞生。事实上,现代的工业设计除了保证产品的美观以外,也通过讨论和利用各种人的因素〔Human FactorS,制造独特、鲜亮、有有用价值的产品特色,提高自身产品在同类产品之间的竞争力。一项工业产品的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除了产品硬件和软件的各种技术因素以外,市场评论、购置者、使用者和维护者的人为因素,同样对产品的成败举足轻重。〔1〕购置者对机床设计的影响。虽然客户在选购产品的最初阶段会相当理性地收集有关产品数据,进展比照、计量和分析,将待选产品按优劣排序,再做出决策。但由于待选产品“鱼与熊掌,各有所长,产品间的多元差异往往难以单一地以优劣来归纳,产品排行榜的作用常常被其他感性因素所削弱甚至取代。因此,要在机床装备市场中夺得客户,光靠提升产品的技术参数让产品进占产品排行榜的前列并缺乏够,还必须要诉诸人的感性因素,争取在客户的心中留下鲜亮、正面的品牌形象。近年,工业设计正逐步开展为涵盖美学、认知心理学、生理学、工程学的跨学科专业,并且随着感性工程〔Kansei Engineering 产品语意分析〔ProductSemantic〕]等工具的实践应用,工业设计师可以客观、实证地调节机床形体、细节、色彩的组合,有效地激起购置者对机床产生高技术、稳重、平安、耐用、宁静等联想。〔2〕使用者和维护者对机床设计的影响。机床是现代制造系统的主体组成局部。随着信息技术的融入,机床操作者的体力劳动逐步减少,知识含量增多。与此同时,随着社会普遍对职业安康的重视,加上机床操作者日趋知识化、专业化,人们对操作机床的舒适度要求大为提高,不单要求操作平安、省力,也要方便、清洁、明亮、宁静。过去只考虑操控面板高度,工作台深度等人体工学因素,已远不能满足今日机床操作者的要求,工业设计也开场兼顾人机界面设计、可接近性、可维护性等要素。基于以上原因,工业设计界认为,机电产品与一般消费品一样,技术因素与人的因素均不具凌驾性,外观设计并非机械设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