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中国地理概况和热点区域(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考点题号中国地理概况1、2、3、4、5、6、7中国热点区域8、9、10、11、12、13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7·湖北武昌调研)初雪是指入冬后下的第一场雪。读“2016年小雪(11月22或23日)前后我国初雪时间分布图”,回答1~2题:1、我国东部地区初雪出现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纬度C、海陆位置D、洋流2、形成新疆南部(南疆)比新疆北部(北疆)初雪时间晚的原因是()①南疆地区河流较少,蒸发量少,水汽缺乏②南疆地区纬度较低,冬季气温较高③天山阻挡寒冷气流的进入④天山北部为大西洋水汽的迎风坡,降雪较多A、①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1、B2、B第1题,由图中地点出现初雪时间顺序可以发现,纬度越高,初雪出现时间越早。第2题,新疆位于我国大陆内部,降水较少,南疆和北疆的河流数量都偏少,另外,秋冬季节气温低,南北疆的蒸发量都比较少,因此,第①个选项不是南北疆初雪时间差异的原因。降雪是降水的一种形式,影响降雪的因素主要有气温、水汽和凝结核,我国冬季吹西北风,北疆地区受西风带来的大西洋水汽影响,水汽较充足,且迎风坡降水多,另外,北疆纬度较高,温度较低。北方寒冷气流受到天山阻挡,对南疆影响相对较小,南疆温度较高。有热心驴友将“追寻金秋”的四条路线晒到网上,线路分布如图所示。图中标注的日期为各地入秋时间。据此回答3~5题:3、我国各地入秋时间的序列是()A、路线①的秋色是从南往北演进B、路线②的秋色是从北往南演进C、路线③的秋色是从中部往南、北演进D、路线④的秋色是从东往西演进4、影响路线③的入秋时间序列的原因主要是()A、纬度与大气环流B、地形与大气环流C、纬度与地形D、人类活动5、有学者将景观分为叹为观止、景致卓绝、别具一格、风光宜人、平凡无奇、无足轻重六个等级。金秋时节,游客对“追寻金秋”景观线路的客观评价应该是()A、路线①无足轻重B、路线②平凡无奇C、路线③风光宜人D、路线④景致卓绝【解析】3、B4、C5、D第3题,结合图示等值线,反映越往北方,入秋越早,秋色逐渐向南部推进。第4题,图示路线③沿线,入秋时间北方早,南方晚;山区早,盆地晚,反映纬度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第5题,①线路的南部为东南丘陵,中部穿过长江和秦岭,北部经过黄土高原到鄂尔多斯草原,景色多样,风光秀丽。②线路主要通过平原地区,受热量影响,南北景色各异,风光宜人。③线路途经地区地势起伏大,气候条件恶劣,适合探险。④线路途经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横断山区—青藏高原,景色各异,各具特色。中国的玉米种植主要是春播玉米和夏播玉米,其中夏播玉米一般在小麦收割之后播种。如图为中国玉米种植优势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6、下列玉米优势区域中,主要种植夏播玉米的是()A、①B、②C、③D、④7、下列关于中国优势区域玉米种植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A、①地区纬度较高,热量充足B、③地区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大C、④地区秋季晴朗,利于收摘D、⑥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解析】6、D7、C第6题,黄淮海平原是我国夏播玉米的主要分布区,符合的是④。第7题,①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③地区位于西北内陆,气温日较差大;④地区秋季晴朗,利于收摘;⑥地区主要位于我国贵州地区,土层比较薄,肥力不高。双塔灌区是疏勒河三大灌区之一,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疏勒河下游盆地。双塔灌区所产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读“2010年双塔灌区农作物单方水净产值表”,回答8~9题:作物类型用水定额(m3/hm2)单方水净产值(元/m3)单位面积净产值(元/hm2)作物种植面积(hm2)小麦87000、1311641414棉花87003、62314935390蔬菜123001、81223135393瓜类45005、30238616048、双塔灌区所产农产品品质优良,其主导因素是()A、土壤肥沃B、地形平坦C、昼夜温差大D、水源充足9、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双塔灌区今后种植面积最可能扩大的作物类型是()A、小麦B、瓜类C、棉花D、蔬菜【解析】8、C9、B第8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利于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利于作物的有机质积累,所以品质优良。第9题,该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紧缺,水资源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