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立柱工程开工报告 施工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况 K9+239.6 碱滩中桥路线在碱滩南的 K9+222 处跨越一河沟,设计流量91m3,相应设计水位 488.6m。本桥设计孔径 316m,交角 90 度,上部结构采纳预应力空心板,下部结构为桩柱式墩台,钻孔灌注桩桩基础。在钻探深度内所揭露地层从上到下可分为 5 层,主要为黄褐色、灰黄色粉土、粉质粘土为主,中间夹杂沙砾和粗砂层,工程性质一般较好。 二、施工工艺流程及安排 1.施工工艺流程见 3 混凝土采纳拌和站集中供应,由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现场配以吊车浇注混凝土。4.工程开工之前,组织施工人员及作业班组学习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法律规范,并对作业班组进行技术、质量及安全交底 。 三、材料及实验 1、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由本合同段试验室完成,并报至驻地办、总监办批准后使用。浇注混凝土时,在浇注现场做混凝土试块,制作数量及频率满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法律规范要求。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底于 42.5 级。 2、钢筋:我部根据技术法律规范要求的频率、方法对钢筋进行原材料检验,检验合格后,报驻地办、总监办批准,经批准同意后,我部方可进行钢筋下料、加工、制作 。 3、材料检验单、混凝土强度报告、混凝土配合比由实验室负责实验、报批、下达及记录。 四、各施工工序主要技术要求和技术措施 1、桩头处理: (1)基桩经超声波检验合格后,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立柱施工。 (2)由测量员根据坐标控制点,放出基桩中心线;现场施工技术员根据基桩中心线向外延伸 3 米 3.5 米放出开挖边线。由人工挖至桩头处理面以下 10。根据测量标高在基桩上弹出桩接头面线。用风镐将多余部分桩头凿除,保证混凝土面无松动,并用水将桩头清洗洁净,然后将桩头钢筋按设计要求调整到指定位置,并将钢筋表面混凝土、锈蚀、污渍清理洁净。 (3)然后请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桩处理面标高,合格后方可绑扎桩顶接头钢筋及桩与立柱连接预埋钢筋。 (4)钢筋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安装绑扎,保证钢筋根数和钢筋位置准确,做到对号安设、不少放、不多放。加劲筋设在主筋内侧,其搭接部分为双面焊,双面焊接的长度不小于 5d,焊接外观检查,应在接头清渣后,逐个进行目测或量测,要求焊缝表面平整,不得有较大的凹陷、焊渣、焊瘤,接头不得有裂纹。桩头与立柱连接钢筋要牢固的绑扎在一起。 (5)钢筋绑扎完毕后,由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支设桩头模板。 (6)模板采纳定型钢模板。模板采纳两节 1 米的定型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