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源性腰痛护理常规椎间盘源性腰痛是由于一个或者多个椎间盘内部构造和代谢功能出现异常,如退变、终板损 伤或释放出某些因子,刺激椎间盘内痛苦感受器所引起的腰痛。临床表现以腰 3-骶 1 的棘间、骼 后、臀部、腹股沟、股前、股后、大转子等处的自发性胀痛其特点为弥散性腰部钝痛。一、临床表现及中医辨证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辨证分型分为:气滞血瘀、寒湿痹阻、肝肾亏虚三型。其临床表现为:(一)气滞血瘀损伤或劳损后,腰背部发硬刺痛,俯仰转侧受限,痛有定处,痛苦拒按,尤以晨起为重,活动后 有所减轻,劳累后再次加重。舌暗苔少,脉玄紧或涩。(二)寒湿痹阻常见于运发动长期汗出着风,或水上训练,湿邪随开启的腠理而入,痹阻气机,筋脉不舒。腰部 板滞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天加重,恶寒怕冷。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迟 或濡缓。(三)肝肾亏虚常见于长期超大强度训练或先天禀赋缺乏的运发动。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那么减轻。 偏阳虚者多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舌质淡,脉沉细乏力,偏阴虚者,咽干渴,倦怠 乏力,心烦失眠,舌红少苔,脉弦细数。二、临证(症)施护〔一〕气滞血瘀证1、病室环境宜舒适、整齐、宁静、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阳光充足,制止吸烟,每天定 时开窗通气。2、指导病人适当休息,减少活动,防止劳累。痛苦明显时不建议继续高强度运动,一种姿势 不宜保持超过 30 分钟,适度的变换姿势有利于炎症介质的带走,同时不加重对腰椎间盘的刺激。3、观察痛苦的部位、时间、性质和程度。观察病人腰部及放射痛部位痛苦变化情况,观察病 人做治疗时有无不良反响,翻身时保持轴线翻身。4、予以对病变中心点直接艾绒灸;痛甚者直接针刺华佗夹脊穴,泻法运针,其余选用肾俞、 大肠俞、环跳、承山等穴;可选择环跳、承山、阴陵泉等穴,采纳 VB61mg 和甲钻胺 0.5mg 进展 穴位注射。〔二〕寒湿痹阻证1、注意保暖,防止感受风寒湿邪,忌卧水泥地、湿地,夏季防止受凉。2、陈伤且有寒湿者,可局部或循取穴行针灸〔常用的穴位如肾俞、环跳、委中、阿是穴等〕 或局部运用散寒除湿,舒筋止痛之中药热敷,熏洗或行药浴,还可行拔罐治疗祛湿除寒。3、可选择环跳、秩边、承山、阴陵泉等,采纳 VB61mg 和甲钻胺 0.5mg 进展穴位注射。〔三〕肝肾亏虚1、注意腰背部保暖,可予以热敷。2、予以对病变中心点直接艾绒灸;痛甚者直接针刺华佗夹脊穴,泻法运针,其余选用肾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