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与支架搭设常见质量通病与防治与建筑业有关的职业损害事故共有 12 类,其中最常见的有 7 类;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损害、触电、坍塌、中毒和火灾。据统计,2025 年,在全国发生的建筑质量、安全事故中,高处坠落事故(洞口和临边防护)占约 27%;塔吊事故约占 37%;脚手架、模板事故约占 21%;井架与龙门架事故约占 5%;现场临时用电事故约占5%。近几年,发生在脚手架与模板部位的安全事故约占全部事故的20%左右,而发生在脚手架与模板部位的死亡事故更是高达 35%,脚手架与模板工程作为危险性较大的分布分项工程,应引起我们施工管理人员和安全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 北京某工程,在浇筑 5 层大厅混凝土时,模板支撑体系突然坍塌,造成 8 死 21 伤的重大伤亡事故,通过分析在宏观、大的方面存在问题:支架方案编制粗糙,存在严重设计计算缺陷,不能保证施工安全要求;支架立杆伸出长度过大,支架搭设质量差,造成支撑体系局部承载力严重下降;支架中使用的钢管、杆件、扣件、顶托等材料存在质量缺陷;在安全保证体系、安全人员配置、模板支架方案审批、安全技术交底、日常安全检查、隐患整改、支架验收等管理环节存在问题。 这个案例,在具体细节、技术层面上通过分析存在下述问题:支架方案未经审批就进行搭设,签字审批手续全了,模板支架也搭设完了,未能按已审批的方案去去组织施工,去落实整改;方案中支架立杆上部的自由端长度未作出限制,技术人员错误地按步距 1.2~1.5 米搭设;支架中间未能根据相关规定每隔 4 排设置一道有底到顶的纵向剪刀撑;搭设的随意性突出,支撑(顶)立杆不落地(连到横杆上)、采纳搭接接长、一个方向缺横杆设置(即纵横水平杆未连续设置);扫地杆普遍设置过高(30~50㎝),局部甚至未设置;扣件普遍拧固不紧,导致承载力降低;钢管、扣件重量、壁厚不够,多为不合格产品,致使承载力严重不足。 模板支架事故坍塌原因分析:所有事故都与材料有关;都是局部首先失稳后呈多米诺骨牌现象,并且失稳首先发生在顶部;都是在浇筑混凝土过程当中发生坍塌,发生在连接薄弱环节;所有事故都存在管理责任,尤其是现场技术人员。 模板支架施工现场普遍存在的不足有:无扫地杆、单项设置扫地杆;扫地杆不连续; 扫地杆过高。水平杆间距不合理;未可靠连接。立杆排列不齐,垂直度差;无顶托或顶托过长;基础无垫木;搭接、对接错误;在同一部位接长。无剪刀撑;剪刀撑与立杆未连接;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