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水下混凝土灌注桩常见通病及处理方案

水下混凝土灌注桩常见通病及处理方案_第1页
1/2
水下混凝土灌注桩常见通病及处理方案_第2页
2/2
水下混凝土灌注桩常见通病及处理方案1、断桩混凝土凝固后不连续,中间被疏松体及泥土填充形成间断桩。1.1 造成原因(1) 由于导管底端距孔底过远,混凝土被泥浆稀释,使水灰比增大,造成混凝土不凝固,形成混凝土桩体与基底之间被不凝固的混凝土填充;(2) 受地下水活动的影响或导管密封不良,泥浆浸入混凝土水灰比增大,形成桩身中段出现混凝土不凝体;(3) 由于在浇注混凝土时,导管提升和起拔过多,露出混凝土面,或因停电、待料等原因造成夹渣,出现桩身中岩渣沉积成层,将混凝土桩上下分开的现象。1.2 防治措施(1) 成孔后,必须仔细清孔,清冲孔时间应根据孔内沉渣情况而定,清孔后要及时灌注混凝土,避开孔底沉渣超过法律规范规定。灌注混凝土前仔细进行孔径测量,准确算出全孔及首次混凝土灌注量。(2)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随时控制混凝土面的标高和导管的埋深,提升导管要准确可靠,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坍落度应满足灌注要求。(3) 在地下水活动较大的地段,事先要用套管或水泥进行处理,止水成功后方可灌注混凝土。(4) 灌注混凝土应从导管内灌入,要求灌注过程连续、快速,准备灌注的混凝土要足量,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避开停电、停水。(5) 确保导管的密封性,导管的拆卸长度应根据导管内外混凝土的上升高度而定,切勿起拔过多。1.3 处理措施(1) 浇注时间不长,混凝土数量不大时,将孔内混凝土及泥石全部清除,重新灌注;(2) 在距离地面较浅时(小于 15m),可以用完整钢(钢筋混凝土)护筒的办法,抽干泥浆,凿出新混凝土面,再根据无水混凝土浇注至设计标高。对于钢护筒可以边浇边拔护筒;(3) 在距离地面较深时,应分析原因,实行相应的措施对于计划要重做的桩,要立即拔出钢筋笼子,提出导管,重新钻孔,按新孔进行混凝土浇注;(4) 于浇注完成后才发现的断桩,要实行补桩的方案。方案要经过计算,并上报有关部门批准,一般采纳扁担桩、压浆补强等办法来处理。2、缩径缩颈即孔径小于设计孔径。2.1 造成原因塑性土膨胀。2.2 防治措施采纳优质泥浆,降低失水量。成孔时,应加大泵量,加快成孔速度,在成孔一段时间内,孔壁形成泥皮,则孔壁不会渗水,亦不会引起膨胀。或在导正器外侧焊接一定数量的合金刀片,在钻进或起钻时起到扫孔作用。2.3 处理措施如出现缩径,采纳上下反复扫孔的办法,以扩大孔径。3、短桩灌注结束后,若桩头高程低于设计高程,则属于桩头灌短...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水下混凝土灌注桩常见通病及处理方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