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 摘要主要介绍了激光全息技术和 C02医用激光的兴起和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从激光全息技术的原理到原先再现,都作了详细的说明。对 C02 医用激光器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和改进作了详细介绍。关键词全息技术;全息照相术;全息再现;C02 医用激光器1 激光全患技术激光全息技术是 20 世纪 60 年代初兴起的一门技术。激光全息技术进展很快,已在生产和科研的许多领域中广泛应用。最先把激光全息技术应用于医学的是 VanUgten,他于 1966 年在世界上首次摄得眼全息图,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再现像的分辨率较差。以后各国科学家相继开始将激光全息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从眼科扩展至胸外科、口腔科等。二次曝光的成功,促成了全息测量技术的进展,20 世纪 70 年代出现的超声全息技术,将全息技术推动了一大步。由于超声可深化人体内部,因而超声全息可探测人体内部器官,如肠、胃、肝、胆及主胎儿等的生理异常,肢端和关节软组织的超声全息成像是极有价值的,超声全息还有希望应用于腱、肌肉和神经结构的显示。激光全息医学诊断术虽然产生的时间不长,但由于它具有种种优点,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并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全患照相术全息照相术与一般照相不同,照相是记录物体信息的一种技术,一般是将物体通过透镜成像在底片上,底片乳胶只记录光强(振幅),而不能记录相位,因而失掉了三维特征。而全息照相底片上不只记录光强(振幅),也记录相位(各点间的相互位相关系),也就是记录物的全部信息,所以称为全息。全息照片最早是由英国汤姆逊-豪斯敦公司的:盖宝摄得。照片的实质是将来自物体的波前和另一个参考波(通常是平面波或球面波)相干涉,底片记录干涉条纹,将同样的参考波照射此底片时,可在相应位置重新出现三维物体。由此可见,全息照相和一般照相具有相同之处,即同样是记录物体信息的一种手段,但又有所不同,其特点(1)因为全息照相记录的是物体的光波,而不是物体的像,因而用这种底片来观察物体时,可以变换视点来改变观察方向,亦即可以从不同的位置来考察物体(而一般照相只是从照相位置观察物体,即在照相镜头处观察物体)。观察方向只受到照片尺寸大小的限制。(2)全息照相不需要透镜,但需要一个参考波源,假如参考波和再现波采纳不同的波长,那么还可以具有放大或缩小的功能。(3)全息照相具有深度效应(体视效应)。如变换观察方向时,后面部分可被前面部分遮挡,远处物体随着观察者运动而近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