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学科的定义:化学是在________、________层次上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的科学。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________;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____________,又叫做____________。(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____________。(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3、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概念: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__________;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__________。(2)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性质______用途,用途______性质。4、下列成语描述的变化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蜡炬成灰D、滴水成冰5、下列家庭用品,你可以根据哪些性质区别?(填字母)A、气味B、颜色C、味道D、状态(1)酒精和水:________;(2)冰和水:________;(3)铜丝和铁丝:________;(4)味精和蔗糖:________。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例1]下列民间制作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佛山剪纸B、潮州木雕C、信宜竹编D、客家米酒解析:剪纸、木雕、竹编都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均属于物理变化;酿米酒的原料是糯米,米酒是新生成的物质,因此酿米酒属于化学变化。答案为D。【重要提示】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2、化学变化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还伴随能量的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但出现类似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触类旁通】1、下列选项中的现象主要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A、给一杯自来水加热,没沸腾前水中就有很多气泡逸出B、灯泡通电发光C、硫酸铜溶于水中,形成蓝色溶液D、煤油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和黑烟2、下列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过程中不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B、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C、化学变化一定有其他物质生成D、物理变化一定没有发光、发热的现象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触类旁通】3、判断下列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填序号)①酒精易挥发;②汽油可燃;③水可变成冰;④食盐有咸味;⑤空气无色无味;⑥银能导电;⑦金属钠很软;⑧常压下水的沸点为100℃;⑨铁的熔点为1535℃;⑩木头能浮于水上;⑪氧气可以支持燃烧;⑫尿素受热可分解;⑬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⑭以粮食为原料可酿酒;⑮食物在空气中放置时间长了易变质。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干冰用作冷冻剂B、硫酸用于处理碱性废液C、氧气用于气焊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重要提示】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2、物理性质可通过感官直接感知或仪器测量出来,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等;常见的化学性质有可燃性、稳定性、酸性、碱性、受热分解等。培优角度:运用比较法判断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例2]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B、镁在空气中燃烧;食物在夏天易变质C、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汽油燃烧D、石灰石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蜡烛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解析:A项,两者均属于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C项,前者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后者属于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D项,两者均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答案为B。【方法技巧】判断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时,可运用比较法从两个角度进行:(1)概念比较法: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变化的内因;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2)关键字判断法:物质性质的叙述中一般有“能”“易”“会”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B.水的电解C.瓷碗破碎D.干冰升华2、以下变化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爆炸B、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