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厂烟气 SO3 迁移转化特性试验[摘 要]对某电厂 300 MW 机组在不同煤种、不同负荷条件下,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空气预热器、低低温电除尘器、海水脱硫以及湿式电除尘器等装置中 SO3 迁徙转化特性进行了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低低温电除尘器对 SO3 的脱除效率可达 65%;海水脱硫对 SO3 的脱除效率约为 15%;湿式电除尘器对烟气中 SO3 脱除效率约为 5%;烟气经过 SCR 脱硝装置后 SO3 明显增加,这是造成尾部烟气中 SO3 质量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经低低温电除尘器、海水脱硫装置以及湿式电除尘器对烟气中 SO3 的协同脱除,能实现最终 SO3 排放质量浓度低于2 mg/m3。[关 键 词]燃煤电厂;超低排放;SO3;迁移转化;协同脱除;脱硝系统;空气预热器;电除尘器现有燃煤电厂中装配的脱硫、脱硝及除尘设备装置能实现烟气中灰尘、NOx、SO2 等常规污染物的有效脱除。但近几年以来,相关运转情况及讨论发现,脱硝装置入口烟气中一部分 SO2 会进一步被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氧化,形成 SO3,SO3 容易与脱硝装置中过量的 NH3 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氢铵(ABS)等物质,造成脱硝床层以及下游空气预热器(空预器)等装置的严重堵塞。ABS 沉积在空预器内部,会降低空预器换热效率,同时也严重影响锅炉安全正常运转,引起炉膛负压大幅波动,甚至引起炉膛灭火而停炉。因此,深化解析燃煤电厂烟气中 SO3、NH3 等组分生成及迁徙转化规律,是保证烟气污染物控制装置高效运转,实现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的关键。近几年以来,针对燃煤电厂现有环保装置对 SO3 协同控制效果及排放进行了大量总结讨论并开展部分工业测试。李小龙等针对典型机组的测试结果表明,低低温电除尘器对 SO3 的脱除效率差别较大(1.8%~96.6%);大部分湿法脱硫技术对 SO3 的脱除效率高于 50%;SO3 在湿式电除尘器中脱除效率也大于 50%;超低排放条件下,大部分机组的 SO3 排放质量浓度低于 2 mg/m3。李高磊等对江西某电厂3×340 MW 机组的讨论表明,湿式静电除尘器和化学团聚系统的超低排放改造能够明显提高燃煤电厂 SO3 的脱除率,湿式电除尘器(WESP)耦合电除尘器(ESP)及湿法脱硫(WFGD)在高负荷下对 SO3脱除效率可达 80%以上。但同时张雪峰等通过开展 SO3 对高湿静电场中电晕放电的影响机制讨论提出,烟气中高浓度 SO3 所形成的硫酸气溶胶颗粒会产生电晕封闭现象,一定程度上造成湿式电除尘器效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