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和反思课题名称独特的民族风姓名赵波工作单位丰宁职教中心年级学科高一年级音乐鉴赏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课题来源】:本课题为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的第二章: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中的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学习内容】:欣赏几首有代表性的民歌,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认识、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征。 认识“长调”、“囊玛”“爱情歌曲”等民歌体裁。【知识结构图】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长调囊玛爱情歌曲【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倾听《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牡丹汗》三首民歌,通过对比欣赏,分辨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几首有代表性的民歌,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认识、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征。 2、知识与技能:认识“长调”、“囊玛”“爱情歌曲”等民歌体裁。从旋律、节奏特点等方面对三个民族的音乐进行比较。 【教学重点】倾听《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牡丹汗》三首民歌,通过对比欣赏,分辨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 从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方面进行比较,认识三个民族的音乐特征。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课题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的新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将班级学生分为三组。第一组为,蒙古族,第二组为藏族,第三组为维吾尔族。分别让三组同学通过网络以及自身经历等收集了解了本组负责民族的地理、风土人情、文化传统等。各组对自己收集到的本民族的地理、风土人情、文化传统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对民族音乐产生、进展做适当的探究。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一)大屏幕视频导入。展示三个民族的服装并看舞蹈动作,让学生先从视觉上感受三个民族的风格。 (二)学生作业展示:三组各选派一名代表介绍三个民族的地理、风土人情等。 1、介绍蒙古族:每年 7 月、8 月间,草原要进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那达慕”源于古代“祭敖包”的仪式,现已成为欢庆丰收的娱乐节日。摔跤是“那达慕”的主要内容。除摔跤之外,“那达慕”上还进行射箭、赛马、马术、赛骆驼等丰富多彩的竞赛和歌舞表演。蒙古族能歌善舞。蒙古民歌分为长调和短调,长调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表达了草原儿女独有的深情。长调流行于牧区,而短调则流行于半农半牧区。蒙古族的舞蹈节奏欢快,动作刚劲有力,以抖肩、揉臂和马步最有特色,表现了蒙古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