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事故管理制度为加强本厂环保事故管理,及时汇报和处置环保事故,避开事故进一步扩大,依据国家地方政府有关规定标准制度,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1 环境污染事故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突发性事件2 环境污染事故可分为:水污染事故,大气污染事故,噪声与振动污染事故固体废弃物污染事故农药与有毒化学品污染事故放射性污染事故等根据危害程序,环境污染事故可分为以下几类:2.1 特大环境污染事故是指由于环境污染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0 万元含 10 万元)以上,使人群发生明显中毒症状,出现人员中毒死亡,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的正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事故2.2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是指由于环境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5 万元以上含 5 万元),10 万元以下不含 10 万元)人群发生中毒症状,人员发生明显中毒症状或可能导致伤残后果,因环境污染使社会安定受到影响,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的事故2.3 较大环境污染事故是指由于环境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万元含万元)以上,5 万元不含 5 万元)以下,人员发生中毒症状,引起工厂与群众冲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事故2.4 一般环境污染事故是指由于环境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千元以上万元以下不含万元)的事故2.5 由于环境污染,使附近车间或工段人员感官受到刺激,影响正常工作的事故称为环境污染事故3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 1 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4 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4.1 事故发生单位概况4.2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经济损失数额人员受害情况事故类型现场情况等4.3 事故的简要经过4.4 已经实行的措施4.5 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5 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环保事故应急预案,或者实行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降低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6 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的单位,要按"三同时”的原则,由总经理和技术人员环保员召开会议,仔细分析事故原因,制定出防范措施7 一般环保事故发生后,当班人员应在 24 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重大或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的报告分为速报 确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 速报从发现事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