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强迫症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强迫症_第1页
1/8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强迫症_第2页
2/8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强迫症_第3页
3/8
精神障碍诊疗法律规范(2025 版)强迫症一、概述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 )是一种以反复、 持久出现的强迫思维和(或)强迫行为为基本特征的精神障碍。强迫 思维是以刻板的形式反复进入患者意识领域的表象或意向,强迫行为则 是反复出现的刻板行为或仪式动作。患者明知这些思维和(或)动作没 有现实意义、没有必要、多余;患者有强烈的摆脱欲望,但却无法控制, 因而感到十分苦恼。这类疾病在精神障碍中以病因复杂、表现形式多样、 病程迁延为突出特点。世界范围内报告的强迫症终生患病率为 0.8%〜3.0%。国内报告 的强迫症时点患病率为 0.1%〜0.3%,终生患病率为 0.26%〜0.32%。强 迫症有两个发病高峰期,即青少年前期和成年早期,多发病于 19〜35 岁, 至少 1/3 的患者在 15 岁以前起病。儿童强迫症的患病率为 2%〜4%,多起病于 7.5〜12.5 岁。儿童强迫症的男女比例为 3:2,但从青 春期开始,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基本相当。二、病理、病因及发病机制强迫症是一种多维度、多因素疾病,发病具有鲜亮的生物-心理-社 会模式特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生物学因素1. 遗传因素:是多基因遗传方式。强迫症患者的一级亲属患病率比一 般人群高出 5〜6 倍,而且其先证者如在童年确诊则有着更高的患病风险。遗传度可能据原发症状的不同而相异。2. 神经生化因素:许多中枢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在强 迫症患者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特别是各种神经递质的失衡状态 可能是强迫症的重要原因。3. 神经内分泌因素:患者在基础或刺激状态下丘脑下部-垂体激 素水平存在异常。4. 神经免疫因素:感染或免疫中介因素至少在部分强迫症患者亚群中 起一定作用。5. 神经电生理学:强迫症对刺激的过度觉醒和过度专注有关,额叶皮 层的过度兴奋所致。6. 神经影像学:由脑通路功能异常引起,主要是眶额皮质-纹状 体-丘脑环路异常。(二)心理及社会因素1.人格特点强迫症的人格特点是过分追求完美、犹豫不决、敏感、人际关系欠佳、 情绪不稳。常常把自己活动的目标拘泥于自身,偏重于自我内省,特别关 注自已的躯体和精神方面的不快、异常、疾病等感觉,并为此而忧虑和 担心,以自我为中心,被自我内省所束缚。2. 家庭因素存在不良的家庭环境,主要是对于父母控制的给予和需求之间的不恰 当,如家庭成员间亲热程度低、缺乏承诺和责任、对立和矛盾冲突较多、 家庭法律规范和约束力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强迫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