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与个体防护培训职业健康与工作环境的职业危害密切相关,职业健康风险正比于作业时间与暴露程度。个体防护就是为了降低职业健康风险,减少人们暴露于职业健康危害的程度而实行的技术措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讨论的深化,会有新的职业危害和职业病显露出来。因此,任何作业环境所谓“安全与健康”的情况都是相对而言的,只要作业人员暴露于作业环境中,就有接触职业健康危害的可能性,就需要进行个体防护。通常,人们将“个体防护”视为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但对于职业健康而言,个体防护是常设的防线。一、个体防护的重要性职业健康要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的方针,为此,人们往往重视职业危害源头的预防。源头预防的有效办法之第一个是对作业现场的有毒有害因素进行监测,实行工程技术措施对作业危害因素进行控制;譬如用有毒有害物质替代、变更工艺、隔离、通风等。源头监测与控制固然重要,但存在着特别大的局限性,在下述情况下,个体防护凸现其重要性:1)某些作业环境的危害因素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不能通过工程技术措施控制,只能实行个体防护措施;2)尽管实行了工程技术措施,但危害因素或多或少存在,其危害具备累积性的效应;3)危害发生源不明确,难以实行工程技术措施;4)危害因素的危害机理尚不明了,工程技术措施控制效果不清;5)危害因素是流动、散发或偶然发生的,实行工程技术措施有困难;6)多种职业危害因素同时产生而不可能实行多种工程技术措施;7)从经济投入和控制效果考虑,实行个体防护措施是合适的。我们熟悉的很多作业因上述原因而必须依赖于个体防护措施:1)电焊作业电焊作业主要职业危害是电弧光、粉尘、有害气体、高温、高频电磁场等。焊接时,电弧放电产生 40000C 一 60000C 高温,在熔化焊条和焊件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烟尘,其成分主要为氧化铁、氧化锰、二氧化硅、硅酸盐等,烟尘粒弥漫于作业环境中,极易被吸入肺内。长期吸入则会造成肺组织纤维性病变,即称为电焊工尘肺,而且常伴随锰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雾热等并发病。同时在焊接电弧所产生的高温柔强紫外线作用下,弧区周围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等。电焊作业最为突出的是电弧光辐射的危害。焊接产生的电弧光主要包括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紫外线可引起眼结膜炎(电光性眼炎),主要表现为病患眼痛、羞明、流泪、眼睑红肿痉挛。皮肤受紫外线照射后可出现界限明显的水肿性红斑,严重时可出现水泡、渗出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