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培训内容职业卫生基本知识一、有关术语和定义1. 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2. 职业危害: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接触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造成健康损害或者影响的各种危害。3. 有害作业:是指在施工生产环境和过程当中存在的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4. 职业禁忌症:是指从事特定职业或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耿易遭受职业危害和易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当中,可能导致对他人健康构成危害的特别生理或病态状态二、我国职业卫生现状分析我国职业病发病形势依旧严峻。主要表现为:1.我国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广泛。从传统工业,到新兴产业以及第三产业,都存在一定的职业病危害,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群数以亿计,职业病防治工作涉及三十多个行业,法定职业病名单达 115种。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职业病病患共计数量、死亡数量及新发病人数量,都居世界第一位。2.我国职业病发病形势严峻。近十年职业病发病情况呈现明显的凹形反弹倾向。发病人数从上世纪 90 年代初逐年下降,1997 年降至最低后又呈反弹趋势。其中主要是尘肺病检出率显著回升。3.我国的职业危害主要以粉尘为主,职业病人以尘肺病为主,占全部职业病的 71 %,中毒占 20%,两者占全部职业病的 90%。尘肺病又以煤工尘肺、矽肺最为严重,尘肺病病患中有半数以上为煤工尘肺。4.职业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根据相关部门的粗略估算,每年我国因职业病、工伤事故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达 1000 亿元,间接经济损失 2000 亿元。5.职业性疾患是影响劳动者健康、造成劳动者过早失去劳动能力的主要因素,所波及的后果往往导致恶劣的社会影响。急性职业中毒明显多发,恶性事件有增无减,社会影响大。6.对职业卫生机构和队伍现状调查表明,我国已经初步形成职业卫生监督与技术服务网络,但依旧存在队伍数量少,质量不高;文化素养偏低,现场技术服务人员比例较低以及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7.对我国职业卫生投入调查表明,各级政府自 1999 年起职业卫生投入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由于基数低,人均职业卫生投入明显不足,与经济进展水平极不适应,造成职业卫生监督与技术服务得不到保证。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1.防治检测不到位。近十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