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型肾炎临床路径一、肾病型肾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入院第一诊断为肾病型肾炎(ICD-10: N04.903)。(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或修订的《临床诊疗指 南-肾脏病学分册》、《临床技术操作法律规范-肾脏病学分册》和《原 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断及其分类标准》进行诊断。1.蛋白尿,24 小时尿蛋白>3.5 克。2.血尿,尿红细胞>3 个/高倍视野。(三)标准住院日为 7-14 天。(四)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肾病型肾炎诊断标准。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 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 路径。(五)住院后 3-7 天(指工作日)需完成的检查项目。1.住院后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尿沉渣、大便常规+OB;(2)生化全套、凝血功能、蛋白电泳、CRP、ESR、免疫 指标、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HIV 等)、免疫电 泳分析;(3)24 小时尿蛋白定量;(4)B 超(肝胆胰脾双肾形态大小、输尿管和膀胱)、胸 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除上述检查,必要时检查:结核菌素试 验、PLA2R 抗体、ANCA、ANA 及 ANA 抗体谱、抗 GBM 抗体、超声 心动图、双肾血管彩超、甲状腺功能、血和尿 0 2 微球蛋白、 血和尿免疫固定电泳、肿瘤标志物、肺部 CT 等。3.如无禁忌,行肾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及病理类型, 以指导治疗,评估预后。(六)选择用药。1.控制血压、减少尿蛋白: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2.利尿消肿药假如肾穿刺前使用了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宜提前 5-7 天 停用抗血小板药(包括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提前 3 天停 用抗凝药。(七)肾穿刺病理检查。假如患者入院前已完成穿刺前的检查和准备,住院后即可 进行肾活检。假如患者住院后开始安排肾活检前的检查和准备, 则在完成评估后行肾活检。1.麻醉方式:局麻。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3.取材方式:经皮肾活检。4.组织病理:石蜡切片行光镜检查,冰冻切片行免疫荧光 检查,戊二醛固定的标本行电镜检查。根据病情必要时特别染 色。(八)穿刺后用药。1.肾穿刺术后根据情况选择性使用止血药。2. 根据肾活检病理诊断(分期、分级或分型)结合临床表 现,确定治疗方案,必要时合理使用 ACEI、ARB、肾上腺皮质 激素或/和免疫抑制剂、抗凝药、抗血小板药、降脂药、利尿药、 胃粘膜保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