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阳虚及温补肾阳的中药处方发病机理:中医病机本证多因先天不足,肾阳素虚,或年老体弱,命门火衰,或房劳过度,或久病不愈而伤及肾阳,以致元阳虚损,温煦无力,阴寒内生,或气化无权,寒湿内盛。证届虚证、寒证,病位在肾,并常涉及脾、心、肺等脏。常见于阳痿、遗精、虚劳、水肿、泄泻、喘证、哮证、不孕、崩漏等病。症状:体征腰膝痠软冷病,男子阳痿、早泄、滑精,精冷不育;女子崩漏、带下清冷,宫寒不孕;小便频数而清长,夜尿多或遗尿,或尿少而浮肿,腰以下肿甚,按之没指;或喘促日久,动则加剧,呼多吸少,气短不得以续。兼见面色晄白,形寒肢冷。舌质淡胖,或舌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细无力或沉迟。中医治疗治疗法则: 温肾壮阳。施治方法:(一)内服方药1.基本方药:(1)右归九:熟地 15 克、菟丝子 12 克、当归 10 克、山药 12 克、枸杞 12 克、杜仲 12 克、山茱萸 10 克、鹿角胶 10 克、肉桂、熟附子各 6 克。本方宜于肾阳不足,年老久病及阳痿、滑精者。(2)金匮肾气丸:熟地 15 克、山药 12 克、山茱萸 12 克、泽泻、茯苓、丹皮各 10 克、肉桂、熟附子各 6 克。本方宜于阳虚之喘促、水肿者。2,加减变化:阳痿,遗精、滑精,遗尿,不育者,于方(1)中加仙灵脾、金樱子各 12 克,阳起石、煅龙牡各 15 克,海狗肾 10 克;崩漏、宫寒不孕者,可于方(1)中加淫羊藿、黄芪、续断各 12 克、炮姜炭 10 克、紫河车 10 克、龟板 15 克。水肿而尿少者,于方(2)中加车前子、白茅根各 15 克、益母草 12 克、牛膝 10 克。喘促日久,动则加剧有,可于方(2)中加人参 6 克、五味子 10 克、补骨脂、淫羊藿、胡桃肉各 10 克。(二)外敷疗法1.紫皮大蒜 l 枚,蓖麻仁 60 克,捣成糊状,分成 2 等份,分别敷贴双侧涌泉穴,每日 1 次,1 周为 1 疗程。适用于肾阳虚水肿面尿少者。2.鲜荆芥 1 斤,鲜曼陀罗花 20 克,蚯蚓 20 条,三药共捣烂如泥,平摊贴于第 1、7 胸椎上,并以热水袋加热熨 30 分钟;亦可用白芥子 10~15 克,捣碎为末,温水调成糊状,敷贴于两乳中间或大椎穴处,每次敷贴 1 小时。适用于上盛下虚、气急痰鸣之哮喘。3.食盐 1 斤,炒热布包,热熨腰部双侧肾区;或用骨碎补鲜根捣烂,黄酒调匀,敷贴于腰痛之处。适用于肾阳虚而兼寒湿之腰痛。4.葱白 3 寸,白胡椒 7 粒,共捣如泥状,填敷脐部,适用于阳虚而小便不通者,一般于敷药后 3~4 小时见...